



以下是关于亚马逊海外仓(FBA)发货规则及操作流程的详细解析,综合平台政策与实操要点,从入库要求到配送管理全面梳理:
一、亚马逊海外仓发货核心规则
商品合规性要求
认证与标签:商品需符合目标市场法规(如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食品/化妆品需提供成分表及保质期信息。
包装规范:单箱重量≤22.5kg,任意边长≤63.5cm;超大件需标注“Team Lift”标签,易燃易碎材质禁止使用。
标签粘贴:每个商品需贴唯一FNSKU标签,外箱需贴FBA面单及“Made in China”标识,避免覆盖或模糊。
库存管理规则
分仓与合仓:默认分仓(商品分配至不同仓库),卖家可付费选择合仓(需提前在后台设置)。
库存时效:长期滞销商品需支付高额仓储费,建议定期清理或通过促销消化。
物流与配送规则
尾程渠道选择:高价值商品推荐UPS/FedEx,大件商品需通过LTL(零担运输)配送。
Prime服务要求:参与SFP(卖家自配送Prime)需满足准时送达率≥97%、有效追踪率≥99%。
二、亚马逊海外仓发货操作流程
1. 前期准备
申请开通FBA:登录卖家中心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规划发货。
创建发货计划:填写商品数量、目标仓库及发货时间,系统自动分配仓库。
2. 商品处理与运输
贴标与包装:
选择“卖家自贴标”需打印50×30mm产品标签及100×100mm外箱标签。
套装商品需额外标注“套装勿拆”,避免误拆。
头程物流选择:
海运:成本低(约几元/kg),适合大批量补货,时效1个月以上。
空运/快递:DHL/UPS时效快(3-7天),适合紧急补货,需预缴关税。
3. 入库与配送
预约送仓:海运需提前预约卡车派送,提供Shipment ID。
尾程追踪:物流单号需上传至卖家中心,同步买家订单状态。
三、优化建议与常见问题
成本控制
仓储费:通过销售预测动态补货,避免库存积压。
物流费:海运+本地派送组合降低头程成本,大货量可谈判货代账期。
风险规避
清关风险:确保HS编码准确,借用货代税号(如出口易)处理进口清关。
标签错误:使用第三方标签软件生成条码,定期检查完整性。
配送时效提升
启用SSA(配送设置自动化):自动计算Prime订单的次日达/隔日达区域,提升曝光。
周末营业设置:若承运商支持,将周六/日设为营业日以缩短承诺时效。
四、总结
亚马逊FBA发货需严格遵循包装、标签及合规性规则,从备货到配送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建议新卖家从小批量热销品测试起步,逐步优化物流组合与库存周转,同时借助工具(如酷鸟卖家助手)管理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