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zada和虾皮(Shopee)作为东南亚两大电商巨头,各有优劣势,适合不同类型的中国卖家。以下从市场规模、用户数量、发展现状及入驻难度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卖家的需求提供建议:
Lazada
市场规模:东南亚最大电商平台之一,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6国,2024年GMV达45.7亿美元(疫情期增长91%)。
用户群体:月均独立访问量5500万,用户年龄分布较广,注重品牌与正品保障,客单价较高。
发展趋势:背靠阿里巴巴,技术及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强,近年访问量稳定增长(如2025年9月访问量环比上涨1%)。
虾皮(Shopee)
市场规模:东南亚流量第一,2021年GMV反超Lazada,但近年因全球收缩(退出印度、欧洲等市场)增速放缓。
用户群体:年轻用户为主(占比超60%),社交互动性强,客单价较低,适合低价快消品。
发展趋势:2025年访问量环比下降4.4%,面临TikTok Shop的激烈竞争,但本土化运营经验仍具优势。
优先选择Lazada的卖家
品牌卖家:需正品背书,如3C电子、家居等高客单价品类。
供应链稳定者:能承担较高物流成本,利用菜鸟网络提升履约效率。
案例:某国产手机品牌通过Lazada泰国站,利润率达25%,复购率超30%。
优先选择虾皮的卖家
新手/个人卖家:低成本试水,如服饰、小商品等低价品类。
社交营销强者:擅长直播、用户互动,利用虾皮游戏化功能(如“虾虾果园”)引流。
案例:深圳某无货源卖家通过虾皮菲律宾站,月销5000单,利润率10%-15%。
Lazada:竞争加剧(TikTok Shop争夺品牌资源),需持续投入品牌建设。
虾皮:平台政策收紧(佣金上调至6%),低价内卷严重,利润空间压缩。
总结建议
“稳中求利”选Lazada:适合有品牌或供应链优势的卖家,长期收益更稳定。
“快进快出”选虾皮:适合资源有限、追求短期销量的卖家,但需警惕价格战。
组合策略:成熟卖家可双平台布局,Lazada做品牌旗舰店,虾皮走量清库存。
行动指南:入驻前可通过阿里“全球速卖通”或Shopee官方招商会(如华南专场)获取最新政策,并利用连连支付等工具优化跨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