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出海东南亚:制造业企业篇》报告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出海东南亚的重要趋势和特点。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模连续 14 年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国内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和升级,产业外溢和转移成为必然趋势,海外市场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空间和新增量的重要方向。
目前,东南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增长迅速。从投资角度看,中国制造业对亚洲的直接投资存量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对东盟 10 国的投资相对集中,近三年部分东南亚国家吸收了大量投资额,印尼是首选目的地,柬埔寨也具有投资优势。
中国制造业在东南亚的投资重点领域包括矿业、原材料、电力及新能源、医药制造等。例如,在矿业领域,中国企业重点投资印尼的铜、镍矿等;在原材料领域,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的造纸、纺织服装服饰和建筑材料制造业受到青睐;在电力及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电力设备价值链联动出海,长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布局;在医药制造领域,新加坡成为区域生物医药制造和研发中心,国内企业如科兴生物、金斯瑞、药明生物等在新加坡有诸多动作。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东南亚拥有 “护城河”,包括技术领先、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要素综合、经贸合作全面开展,以及形成四大引擎、梯度发展彰显优势。以 “新三样” 为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具有技术、成本和产业集群优势,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了当地基础工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中国制造业在新能源、高技术、高端装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形成了稳固的行业格局和梯度发展路径。
制造业出海的未来增长密码包括做好市场洞察和可行性评估、运用 “小 B 渠道” 触达客户、加强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等。企业应关注产业投资的可行性与吸引力,以及项目开发环境和落地的可行性。在客户渠道策略方面,可运用 “小 B 渠道” 战略,实施跨洲多点布局和多层次渠道模式,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导流,设计合理的激励方案。此外,建设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包括构建端到端的数字场景、开发业务应用程序、建立数字化管控制度、构建数字化文化、实施数据治理以及建立供应链数据湖和业务系统集成等。
总之,中国制造业出海东南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