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南亚中心地带,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新的枢纽。其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橡胶、棕榈油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锡等矿产资源也较为充足。在政治方面,政局总体稳定,政策连续性较好,法律体系基于英国普通法和伊斯兰法。经济上,2023 年虽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影响,GDP 增长率下滑至 3.6%,但 2024 年经济回暖,预计全年 GDP 将增长 4% - 5%。
近年来,马来西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出了《全国电子商务策略路线图 2.0》等相关举措,稳步推进 5G、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也潜力巨大,实施了《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和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绿色能源、绿色科技开发与应用。
在经贸合作领域,中马关系紧密。2022 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2000 亿美元大关,2023 年达 1902.4 亿美元,中国连续 15 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且中国还是马来西亚主要外资来源地,中国企业对马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领域不断多元化。在马承包工程市场上,中国企业业务遍布全境,涉及铁路、桥梁、新能源、工业厂房等众多领域。
然而,中国企业在马业务经营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马来西亚地区间政策存在差异,行政效率偏低;项目用工难,企业引进高端人才遭遇 “瓶颈”;企业或项目经营中的文化融合问题;基础性原材料价格和电价上涨过快;同质化竞争加剧;产品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等。
在投资环境方面,马来西亚具有一定优势。其投资法律体系完备,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各行业操作流程规范。投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稳固、原材料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且工资成本较低、民族关系融洽等方面。在金融环境上,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汇率政策调整,目前外汇管制措施已大幅放宽。其货币为马币,人民币与马币可直接兑换。当地银行体系较为完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等。在证券市场方面,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是唯一的股票交易市场,分为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
在法规政策方面,马来西亚的贸易法规和政策涵盖了贸易主管部门、法规体系、管理规定、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和海关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外国投资法规涉及投资主管部门、外资法规、优惠政策、投资行业规定、投资方式规定和安全审查规定等。企业税收方面,实行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税制,主要税赋包括公司税、石油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等多种税种,税率各有不同。特殊经济区域规定包括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工厂以及五大经济特区等相关政策。劳动就业法规、外国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外资公司参与当地证券交易的规定、环境保护法规、反对商业贿赂规定、外国企业承包当地工程的规定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等也都有各自的详细内容和要求。
对于中资企业在马开展投资合作,需要注意多方面问题。在风险防范上,面临政治、环境保护、劳务引进、无序竞争等风险。在投资方面,要客观评估投资环境,适应复杂的法律环境,做好企业注册及申办执照的准备,合理调整优惠政策期望值,充分核算税负成本,有效控制工资成本。承包工程方面,外国承包商需获得相关批准和证书,要与本地企业合作,且面临招标制度和市场竞争等情况。劳务合作方面,马来西亚对劳务引进有严格限制,中资企业需按规定引进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贸易方面,要谨慎选择贸易伙伴,采用信用证交易和本币结算,坚持以质取胜。同时,中资企业还需在马建立和谐关系,包括处理好与政府和议会、工会、当地居民的关系,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懂得与媒体、执法人员打交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等。在寻求帮助方面,可通过寻求法律保护、当地政府帮助、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护等途径,同时要建立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其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