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31 省份进出口全景图(2024)》深入剖析了我国 31 省份的进出口格局、商品结构与贸易方式,呈现出多维度的外贸特征。
在贸易规模方面,东部地区优势显著。2024 年,广东、浙江、江苏出口金额分别达 8280 亿美元、5489 亿美元、5134 亿美元,三者合计占全国出口金额的 52.8%。从进口来看,广东、北京进口金额分别为 4526 亿美元、4220 亿美元,分居前两位,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进口金额也均超 1000 亿美元。出口依存度上,浙江、广东、上海较高,分别为 43.3%、41.6%、33.7%;进口依存度方面,上海、天津、广东居前,分别达 45.5%、23.4%、22.7% 。
贸易差额呈现出东部顺差、部分地区逆差的局面。2024 年,广东、浙江、江苏贸易顺差规模最大,分别为 3753 亿美元、3580 亿美元、2372 亿美元 ,三者顺差合计占全国的 97.9%。而北京、上海逆差较大,分别达 3368 亿美元、890 亿美元,部分边疆省份如黑龙江、云南、内蒙古等也存在逆差。
外贸依存度反映出中东部省份与外需的紧密联系。2024 年,上海、北京外贸依存度超 70%,排名前两位;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大省外贸依存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5%。从城市层面看,崇左、舟山等 8 个地级市外贸依存度超 100%。
出口区域上,中东部省份与美欧发达市场贸易频繁,西部省份则在 “一带一路” 贸易中表现突出。2024 年,美国是广东、江苏等 4 个省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是浙江、上海等 8 个省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金额达 1715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6%,占全部出口的 48.0%,其中新疆、青海、广西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份额分别高达 91.2%、81.3%、80.9%。
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机电产品主导,部分省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优势的特点。2024 年,机电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的 59.4%,重庆、陕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 80%,江苏、广东等经济大省该占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浙江、福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分别为 30.4%、27.3%。
企业性质方面,多数经济大省民企进出口占比过半。2024 年,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 24.33 万亿元,占外贸总额的 55.5%,浙江、湖南等省份民企占比更高。江苏、四川、陕西外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北京、黑龙江、甘肃国有企业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高。
贸易方式上,浙江、山东一般贸易占比高,分别为 77.8%、64.8%;广东、江苏等省份加工贸易占比较高。2024 年,全国一般贸易占比升至 64.2%,加工贸易占比下降至 18.0%。上海、广东保税贸易发展迅速,新疆、广西边境贸易持续扩容,2024 年新疆边境小额贸易占全部进出口金额的比重达 53.1%,广西为 13.5%。
该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展示,为全面了解我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情况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