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 FBA 费用优化是卖家提升利润的关键环节,2025 年的优化指南围绕费用管理三步法,结合各环节费用特点提供了具体策略,以下是基于报告内容的核心亮点整理。
在费用管理框架方面,亚马逊提出了 “报告 — 分析 — 优化” 三步骤。费用报告分为收费前预估和收费后回顾,前者可通过亚马逊物流收入计算器预估新品开发、包装更改等场景下的费用,例如输入商品价格 40 美元等参数后,可得出预计亚马逊所收费用为 56.80 美元;后者通过单个或所有 ASIN 维度报告、库存仓储超量费等独立报告追踪高成本商品,还可借助 API 接入 ERP 系统,突破 20 万个 SKU 的数量限制并按需二次开发。费用分析的核心是对比,全店维度需对比不同月份费用占比变化,如某卖家 4 月入库配置服务费占比从 3 月的 1.0% 升至 1.8%、基本配送费占比从 15.8% 升至 18.5%,从而定位异常项;ASIN 维度可按销售额排序并运用 80/20 法则聚焦头部产品,结合物流费用占比数据,如 SKU2 销售额 177641.2 美元、费用占比 69.1%,SKU17 销售额 37962.1 美元、费用占比 37.0%,还可通过四象限法将 ASIN 分为明星款、流量款、利润款、问题款,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优化策略。
入库环节的重点是优化入库配置服务费,该费用自 2024 年 3 月引入,部分卖家因选择单点入仓或部分货件拆分选项导致费用占销售额比例较高。2025 年 2 月 20 日起,部分货件拆分选项不适用于标准尺寸商品,单点入仓可能使费用进一步上升。对此,卖家可通过分 5 仓策略优化,当商品月销量≥5 个时可免收入库配置费,数据显示某卖家 86% 的 SKU 月销量≥5 个,具备分仓基础。分仓时需根据物流方式测算成本,如空运卡派下,2.5 磅以下的小号标准件和大号标准件分 5 仓更划算,2.5 磅以上的大号标准件美西单仓更优。分仓操作需满足每件商品至少包含 5 个相同纸箱、混箱包装每个纸箱商品组合及数量相同等条件,可通过 “先装箱再分仓”(适用于 STA 和 API ERP)或 “先分仓再装箱”(需使用亚马逊新版配送入库 API)实现,例如 “先分仓再装箱” 时,每种商品发货数量≥5 件即可自动获得优化分仓方案,流程更灵活。
仓储环节的关键是避免超龄库存费,美国站对存放超过 181 天的库存收取该费用,系统每月 15 日评估、18-22 日收费。预防方面,需针对库龄 150-180 天的商品提前创建促销,某卖家库龄 151-180 天的商品有 169 件,需重点关注;治理方面,每月 14 日 23:59(太平洋时间)前提交移除订单可避免收费,可通过亚马逊奥特莱斯促销、移除或弃置订单、启用自动移除功能处理超龄库存,例如奥特莱斯限时促销最低折扣 20%,能有效清理库存。
配送环节需规避低库存水平费并优化配送费,低库存水平费针对标准尺寸商品,当过去 30 天和 90 天的历史供应天数均<28 天时收取,费用随商品尺寸、重量及供货天数变化,如小号标准尺寸商品历史供货天数 0-13 天时费用为 0.89 美元。卖家需每周监控接近 28 天供货天数的 SKU,通过加速发货或调整广告维持库存。配送费优化可通过自有包装发货计划(SIPP)实现,加入该计划的商品无需亚马逊额外包装,北美站每件最高省 1.32 美元、欧洲站最高省 4 欧元,包装需满足软包装尺寸>6x4x0.375 英寸且<18x14x6 英寸等要求。此外,2025 年 5 月 15 日起,欧洲站服装、配饰等包裹类商品下调配送费且不再按体积重计费,背包、手提包等品类免退货处理费,进一步降低欧洲站卖家成本。
整体来看,亚马逊 FBA 费用优化需依托数据精准分析各环节费用结构,结合平台政策与工具制定针对性策略,通过分仓管理、库存预警、包装优化等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关注各站点政策变化以把握费用减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