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全球及中国扫地机器人技术及功能创新趋势洞察》报告,从用户需求演进、技术创新路径、市场规模增长及头部品牌布局四大维度,全面剖析了扫地机器人行业从 “基础功能可用” 到 “精细化清洁闭环” 的转型历程,为行业参与者与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参考。随着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价值认知已完成三阶段跃迁:第一阶段聚焦 “能用”,以陀螺仪、红外传感器实现基础清扫,虽能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但存在路径规划初级、避障能力弱、漏扫重复率高等问题,需用户频繁介入,产品以尝鲜型消费为主;第二阶段迈向 “好用”,引入 LDS 激光雷达 + SLAM 算法构建高精度地图,结合 TOF 传感器 / RGBD 摄像头升级感知系统,实现全屋路径规划、动态避让与自定义分区,搭配自升降雷达、机械臂边刷等结构创新,解决了床底进入、边角清洁等场景痛点;第三阶段则进入 “真正完成清洁任务” 的精细化闭环阶段,针对拖布污染、清洁标准难感知、扫拖融合度不足等核心问题,行业开启系统性技术突破,追觅 Matrix10 Ultra 首创的智能换拖布系统与一体化基站设计,实现了多布仓自动更换、分区专属清洁及自动加水、洗布、烘干、消毒等全流程无人值守,标志着产品从 “工具属性” 向 “服务属性” 的深度进化。
在技术创新与行业跟进层面,关键技术的迭代与普及呈现出鲜明的梯度特征。全能基站由科沃斯 2021 年首发后,已成为中高端产品重要趋势,石头、追觅、云鲸等品牌相继跟进;2019 年云鲸推出首款扫拖一体机型后,该功能快速成为行业标配,头部品牌均完成产品线覆盖;雷达检测技术自 2010 年代中期由 iRobot 率先应用,如今凭借高精度优势广泛用于导航与避障,成为中高端机型基础配置;AI 算法虽无明确首发型号,但经 iRobot、石头等品牌持续研发,已实现高精度地图构建与智能路径规划;机械臂技术由追觅 2023 年推出,虽未成为标配,却有效解决边角清洁难题,石头等品牌已开始跟进;而 2025 年追觅发布的智能换拖布技术,作为全球首创,支持自动返回基站替换整组拖布与分区识别切换,目前处于行业高端领先水平,尚未形成普遍跟进态势。与此同时,智能化升级路径也呈现出清晰的阶段划分,从基础自动化阶段的随机碰撞、无联网功能,到路径规划阶段的激光雷达 + SLAM 算法与 APP 控制,再到多模导航 + 拖地升级阶段的 “扫拖一体” 与复杂环境建图,直至自动化基站阶段的 AI 避障与多功能基站普及,最终迈向全链路智能清洁系统阶段的自动上下水、多模避障与智能家居联动,每一步升级都紧密贴合用户对 “更少干预、更优清洁” 的需求。
市场规模方面,全球与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均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全球市场销量从 2020 年的 1351 万台增长至 2024 年的 2014.6 万台,2025 年预计达 1813.1 万台,2029 年将突破 2700 万台,达到 2714.4 万台;中国市场销量 2020 年为 448.3 万台,2024 年增至 607.4 万台,2025 年预计达 551.7 万台,2029 年将达 818.3 万台。驱动销量增长的核心动力包括技术演进推动升级换代,激光导航、AI 识别、自动换拖布等技术提升使用体验;使用场景从单一客厅扩展至全屋,清洁逻辑升级为常态维护;价格下探降低入门门槛,千元价位段产品性能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已从 “普及红利” 驱动的粗放增长,转向 “产品替换升级” 与 “场景深入挖掘” 的精细化增长,存量用户的复购与下沉市场的渗透成为新增长极,尤其在亚洲、欧洲等劳动人口紧张、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区域,扫地机器人正快速取代传统清洁方式,而新兴市场与二线以下城市仍有广阔挖掘空间。
头部品牌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凸显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深度结合。追觅推出的 Matrix10 Ultra 以智能换拖布分区清洁为核心,搭配 100℃高温灭菌洗、仿生机械足越障等功能,首日预售订单中 75% 来自有婴幼儿或宠物的家庭;石头 G30 Space 探索版搭载五轴折叠机械臂,可识别并搬运小物件,推动产品从 “扫地” 向 “空间管理” 延伸,P20 Ultra 则以超薄机身、恒温拖布清洁与智能基站构建高端体验;科沃斯地宝 X9 Pro 凭借飓风吸尘 PLUS 技术与恒压活水洗地系统,实现地毯深层清洁与高效去污,地宝 mini 则以小巧机身与防缠绕设计适配小户型与养宠家庭;云鲸 J5 Max 通过勒洛三角滚刷与 Dirtsense 3.0 脏污感应技术提升清洁精度,逍遥 002 则以履带式拖地系统与长周期免维护打造闭环体验。这些产品创新共同指向 “系统协同能力” 的竞争,基站从单纯补给中心升级为 “清洁大脑”,本体与基站实现动态任务联动,而行业未来的竞争焦点将进一步聚焦 “体验闭环” 与 “系统智能”,品牌通过云服务订阅、耗材订阅制与个性化清洁推荐,逐步从 “卖设备” 转向 “运营用户”,推动扫地机器人从 “科技新品” 彻底转变为 “家庭日常刚需”,开启清洁家电行业结构性扩容的关键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