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嘉世咨询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该市场规模已突破 2100 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稳步向三千亿元大关迈进。驱动这一增长的核心动力已发生转变,不再单纯依赖宠物数量的增加,而是转向养宠家庭渗透率的提升与单宠消费价值的深化,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和新兴养宠人群中,市场渗透仍存在巨大空间。不过,相较于欧美等成熟市场超过 70% 的宠物渗透率,中国目前不足 22% 的水平,既反映出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预示着广阔的增长前景,未来行业竞争焦点将从存量用户争夺转向潜在养宠人群的有效触达与转化,这就要求行业在市场教育和宠物文化培育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在渠道结构方面,中国宠物食品销售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逐渐成为行业新常态。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虽仍是销售主阵地,但流量红利已逐步见顶;而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凭借精准的内容推荐和直播互动模式,迅速崛起为新的增长引擎,成为品牌开展用户 “种草” 和实现销售转化的关键渠道。线下渠道的价值也在被重新审视,宠物店、宠物医院等专业渠道凭借专业服务和信任优势,在承接高端产品销售、提供深度用户体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线上渠道负责解决广度覆盖和效率问题,线下渠道专注于深度服务和信任构建,品牌需着力构建全渠道运营能力,实现线上信息流、现金流与线下服务、体验的无缝对接。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过去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局面正被打破,国产品牌凭借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灵活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以及更具优势的供应链反应速度,加速崛起,像麦富迪、乖宝等优秀国产品牌成功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从 “代工” 向 “品牌” 转型成为国产力量发展的不可逆转趋势。但国产品牌在迈向高端化过程中,仍面临构建 “品牌信任链” 的核心挑战,这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层面的基础信任,还涉及品牌在科研实力、价值主张和用户沟通上建立的深度信赖。在信息愈发透明、消费者愈发专业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靠营销概念已难以为继,持续投入研发、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与用户进行真诚专业的沟通,成为国产品牌赢得未来的关键。
从用户层面来看,当代养宠人群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报告描绘出 “鸡娃式” 养宠家长、“赛博养生” 合伙人、“颜值即正义” 潮流捕手、“精明务实” 生活家以及 “返璞归真” 陪伴寻求者五类典型人群画像,反映出宠物在主人生活中扮演着 “孩子”“社交名片”“家人” 等不同角色,背后是主人多样的情感诉求与消费理念,共同驱动着宠物食品细分市场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规模与消费能力存在显著 “倒挂” 现象,以 “鸡娃式” 和 “赛博养生” 为代表的高价值用户群体,虽合计人数不足四成,却贡献了高达 55% 的市场消费额,是引领行业创新与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而人数最多的 “精明务实” 生活家,因价格敏感的消费决策,价值贡献仅为 20%。这一结构性差异表明,市场未来增长不再依赖宽泛的人群覆盖,而是由少数宠主引领的消费升级和高端化浪潮决定,品牌需针对不同价值群体采取更精细化的运营策略。
同时,“科学喂养” 理念不断深化,“成分党” 崛起重塑产品价值,高肉含量、无谷物、天然原料、冻干技术成为中高端产品 “标配”,针对肠胃健康、美毛护肤等特定需求的功能性宠粮迎来爆发式增长;“拟人化” 喂养成为主流,宠物被赋予 “家人” 等情感角色,用户以人类食品标准审视宠物食品,乐于为宠物购买节日限定零食等;猫经济增长势头超越犬经济,猫主人消费更具 “悦己” 和 “精致” 倾向,对非主粮产品消费频次和金额更高。在市场发展趋势上,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预计 2027 年将占据 85% 的绝对主导地位,远超全球市场水平;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稳定透明高效的供应链、全程可追溯体系以及智能化生产线至关重要;研发投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头部企业纷纷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DTC 模式兴起,重构企业与用户关系,助力企业获取用户数据、提升用户粘性;即时零售快速发展,成为宠物食品销售新赛道;出海与应对内卷也成为企业重要发展方向,不过出海企业需突破文化、法规等多重挑战,应对内卷则需从产品价值差异化、供应链成本优化、渠道场景区隔化等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