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新春返工后的淡季来临,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的今年,运费终于也是像坐滑梯一样降了下来。
对于货代同行来说,这是早有预料的情况。哪怕特朗普加了关税,货也早在年前就发了,国外进口商都备够了货,运费不可能继续如年前那样持续居于高位。
但对于船公司,这种滑落显然就有点让他们不甘心了。毕竟高运费就代表高业绩,而且新的长约签约期也即将到来,这不整点手段遏制下还能说得过去?
据了解,为了缓解运费下滑的压力(美西已回到2500左右),目前船公司正准备大幅度减少市场上的运力供给,个别航线空班运力预计增加超400%!
图源网络
先看运价指数数据,据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目前,除了中国-墨西哥航线还在逆势上涨,其他主要贸易航线都开启了下跌模式。
其中,中国至北欧、地中海航线运价均是大幅跳水,较前一周分别下跌 16% 和 5%,而美国东西海岸航线运价均下降 5%。
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下跌184美元至3932美元,周跌幅4.47%
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下跌286美元至5490美元,周跌幅4.95%
远东到欧洲线每TEU运价下跌342美元至1805美元,周跌幅15.93%
远东到地中海线每TEU运价下跌171美元至3036美元,周跌幅5.33%
而现货价就更是惊人了。据外媒Loadstar最新报道,他们从中国货代那收到的主动报价为,“下周,上海出发到洛杉矶和奥克兰的运价为2300 美元,从上海/宁波到美东的运费为3600美元。”
(就此报价小编也向货代同行求证,得到的也是相近的价格。)
图源Loadstar报道
船公司的应对
市场供过于求时,减少运力是船公司的常用手法,但这次船公司减的是真的有点狠,而且还对网络进行了调整。
据讯,由于欧线受需求疲软和淡季影响,运价出现断崖式下跌,船公司果断大量取消航班。
据Xeneta首席分析师警告称,截至 2 月 24 日当周,远东-地中海航线的取消航次将达到近38,900TEU运力,这比目前的水平增幅了 318%;远东至北欧地区的取消航次则将达到近 75,700 TEU 运力,增幅达449%!
而除了削减运力,船公司还在调整航线布局。一些船公司开始增加区域内转运服务,原本直接运输的货物,现在可能需要在中转港口进行转运。
这一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运输网络,但也带来了像港口拥堵等的新问题。
如马士基在关于蒙巴萨港拥堵的最新通知里就写到,由于目前上海、宁波和新加坡的船舶等待时间过长,其来自远东地区的班轮抵达港口出现延误。
(据eeSea称,上海港口有59艘船只,19艘船只等待停泊,而宁波和新加坡港口均有49艘船只,29艘和12艘船只等待停泊。 )
图源马士基官网
此外,Xeneta首席分析师还表示道:“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将出现比目前公布的更多的措施。”
“承运商不会坐视运费崩溃。他们将竭尽所能保持运价上涨,而且近年来在运力管理方面已经变得更加聪明。”
结语
最后,小编这里也好奇问一下,大家接到的货多吗?
毕竟2月是传统淡季,相较于往年同期来看,目前运价虽然大降,但这一价格显然还是偏高的。
还是说船公司真这么顶,货量不够还能硬生生把运费给卡在这个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