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电商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亚马逊作为行业巨头,旗下各市场的卖家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日本,目前是亚马逊成熟市场中仅存的本土卖家占主导的阵地,其活跃卖家中 54% 为日本本土企业。这一数据在亚马逊的全球版图中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在其他多数市场,中国卖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本土卖家的占比却持续下滑。
市场调研机构 Marketplace Pulse 的研究揭示了各市场的巨大差异。加拿大的本土卖家占比低至 4% ,几乎完全依赖跨境卖家。美国作为亚马逊最老牌且规模最大的市场,本土卖家在活跃卖家中的占比也仅为 34%,与过去相比有显著下降。在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市场,本土卖家占比均低于 20%。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卖家的强劲竞争,另一方面也和欧盟内部便捷的跨境销售环境有关,许多欧洲卖家选择拓展周边国家市场,而非局限于本国。
然而,日本本土卖家的优势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 年,日本新注册的亚马逊卖家中,超过半数来自中国商家,这一趋势和其他主要市场如出一辙。在新卖家注册比例上,英国的中国卖家占比相对较低,为 47%,墨西哥则高达 68%,美国是 6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全球市场的份额正不断扩大。
亚马逊的这种市场格局变化,反映出其从传统零售平台向全球跨境商业基础设施的转型。在这个新体系中,只要卖家能够借助亚马逊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其实际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会不断降低。对于本土卖家而言,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优势,挖掘本地特色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本地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提升客户忠诚度。而跨境卖家则要继续发挥供应链、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深入研究各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差异,实现精准营销。
未来,亚马逊各市场的卖家格局仍充满变数。是中国卖家继续高歌猛进,还是本土卖家能守住阵地甚至实现逆袭?这不仅取决于卖家自身的策略调整,还受到全球贸易政策、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本土卖家与跨境卖家的博弈,将持续塑造亚马逊乃至全球电商市场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