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早就看到《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文章:《关税暂停,CEO们争相从中国采购货物》。
《关税暂停,CEO们争相从中国采购货物》这篇文章中提到:SharkNinja首席执行官Mark Barrocas当地时间周日晚上不停刷新着新闻推送,以寻找美中达成关税协议的迹象。直到周一凌晨,好消息终于传来,他立即通知中国工厂放行发往美国的货物,包括咖啡机和冰冻饮料机等产品。
他表示,“关税生效时我们有数百个集装箱滞留中国,现在它们终于能装船了。”
而众多美国进口商和中国外贸企业现在最关注的问题还是:关税到底怎么算?
关税到底怎么算?
根据联合声明,自2025年5月14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01起:
①232关税范围产品:25%+20%(芬太尼)
*如2025年3月12日起,对美国从所有国家/地区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②301关税范围产品:7.5%至25%+20%(芬太尼)+10%
*如特朗普在2018年使用301条款对超过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拜登则在2024年使用301条款对中国价值18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半导体等绿色能源产品实施关税
③同在301和232关税范围产品:7.5%至25%+20%(芬太尼)+25%
④非301、232关税范围产品:10%(对等关税)+20%(芬太尼)
⑤价值800美元及以下小包裹(最新变化):从120%降至54%,维持每件邮递物品100美元的关税,取消原计划于6月1日将邮递物品关税提高至200美元的安排
美国进口商在他们的官网上怎么查?
请把这张截图发给他们参考:
翻译如下:
(a) HTSUS条目第9903.01.25条应予修改,删除商品描述,并替换为“任何国家生产的商品,但第9903.01.26至9903.01.33条所述产品除外,以及第9903.01.34条规定的商品除外,并按本分章美国注释2第(v)款规定……”;
(b) 修改HTSUS条目9903.01.63,删除所有出现的“125%”,并以“34%”代替;
(c) 修改HTSUS第99章第三章美国注释2的 (v)(xiii)(10) 项,删除“125%”,并以“34%”代替;
(d) 现暂停执行HTSUS条目9903.01.63和第99章第三章美国注释2的 (v)(xiii)(10) 项,自2025年5月14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01起,为期90天。
参考网址: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5/modifying-reciprocal-tariff-rates-to-reflect-discussions-with-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大家普遍有疑问的问题还包括:已经在途的货物关税怎么算?已经按照145%关税清关的货物是否可以退还部分关税?
目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尚未有具体指导,但是相信很快就会有了,请关注CBP官网通知。
网址:https://www.cbp.gov/
利好哪些行业?
首先,我们可以从美国供应商管理协会(ISM)每月发布的PMI报告来看一下4月美国各行业的库存情况。
18个制造业行业中,4月库存指数增加的有5个行业,依次是:
石油及煤炭产品;
电气设备、电器及组件;
塑料及橡胶产品;
化学产品;
初级金属。
4月库存指数下降的有8个行业,分别是:
纸制品;
纺织品;
木制品;
家具及相关产品;
金属制品;
运输设备;
机械;
计算机及电子产品。
而从ISM进口指数来看,美国4月ISM制造业指数48.7,出现五个月来最大幅度的萎缩,这是因为企业为躲避关税而提前进口的策略已接近尾声。
根据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NRF)在关税调整前的预测,美国零售市场将在5月中旬出现首轮货源短缺,家居、服装、电子消费品等高频品类尤为脆弱。
外贸企业需注意哪些风险?
要提醒的是,当前关税是90天的临时减免,最终什么情况,要看这90天内的会谈结果。现在包括特朗普本人都很难说90天后是个什么情况。政策风险依然存在。
在此不确定之下,中美贸易商肯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抢出口”。朋友圈里已经有外贸人po了新动态,联合声明刚公布,他的美国买家就给他下单了。
一旦开启90天的“抢出口”,最值得外贸企业关注的,是运价或将飙涨。还记得疫情期间的运费飙升吗?正是因为对于库存耗尽的担忧,海外零售商大量囤货,当时甚至出现了运费要比货值高的情况。
Xeneta首席航运分析师Peter Sand警告称:“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运费用短期内可能上涨20%。”而ITS Logistics全球供应链副总裁Paul Brashier预计在未来四到六周内,将出现集装箱运输激增,他说,有客户在中国已经准备好数千个集装箱等待进口。
据此建议大家,尽快敲定订单,提前锁定舱位,6、7月份本来就是出货旺季,叠加关税缓冲器最后期限,很可能出现运费上涨、爆舱缺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