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波:所有出海的中国公司,首要战略就是改变品牌

吴晓波频道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7-02 10:49:52
2025 年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在新加坡举办,崔洪波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是时代必然,当下需以 “数字化战略 × 全球化品牌” 为新战略。他强调,出海首要战略是改变品牌,制定全球品牌战略,其关键在于创造可被全球利益相关者感知的价值。中国企业正以 “全球多品、为市场匹配产品” 的新范式主导品牌全球化,未来将依托中国制造力与市场洞察,开创 “中国芯” 品牌时代,实现长增长。

一、中国公司主导的跨国 经营新时代正在开启

这一轮出海,无疑是一个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品牌大航海时代。

中国企业今天的出海,并不是我们要不要出海的问题,而是用何种方式、何种姿势、如何低风险的,或者说尽可能在一个可控范围内的出海,因为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

今天这么多人来到新加坡出海峰会现场,我觉得很欣慰,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出海的热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愿意走出来看看。

崔洪波:所有出海的中国公司,首要战略就是改变品牌

“观海”是出海的第一步,企业家要抬头看天,职业经理人要低头走路,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把生意的界面拉到一个很长的视角时,你的格局和思维其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就比如这两年中国的车企,让大家有了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觉得丰田和本田在中国都不行了,我们可以笑傲江湖了。

但其实我们笑傲的是中国,而丰田的管理者看到的是全世界生意的布局,他在全世界寻找增量,寻找低竞争又能高回报的增长方式。所以丰田去年的财报非常好,营收历史最高,利润也非常好。

因此,我们不要总是去抱怨当下经济环境不好,当下的经营压力并不都是大环境带来的,还有我们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局限所带来的。

未来全球化新时代下,中国公司要顺势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双循环体制和能力。当下的基本盘是国内市场稳增长,而未来的想象力在于全球市场新增量。

如果没有向内改革、向外开放的双轨体制,中国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公司也如此。如今到了要换一个场景和思维方式,真真正正地去思考出海战略这件事的时候了。

中国企业出海的每一次扩张,一定会进入一些当年欧美日品牌交错纵横的战场,中企增长的前提是欧美日企业在某些领域的降速。所以我们既要学习这些欧美日公司的好的地方,但是同时我们又要有破局意识。

最近几年我的一个很深的感受是,中国公司主导的跨国经营新时代到来了,很多中国公司采取了“数字化战略×全球化品牌”的出海新战略。

物联网时代,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如今世界上最好的智能工厂90%都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背后是科技在支撑,而科技的背后,就是一家企业的数字化战略。

那这个时代的变量在哪里?做品牌、做营销、做市场。这些“人心战场”是不可见的,也是最不可测的,因为人心不断在变,每一代消费者都在不断成长。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大量涌现?因为我们今天不仅有产能的溢出,还有高精尖的劳动力和创业者的溢出。在2017年开始的新消费浪潮里拿到钱的那些创业者,很多人都已经在东南亚继续他的创业。

过去传统的出海企业,比如说TCL、联想、海尔,走的是大公司的出海模式,他们的出海过程非常艰苦,经历了很多挫折,也付出了很多代价。

但是今天很多中国企业的出海,是因为我有人、我有团队、我有中国的供应链,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市场,加上一个all in的决心,就开始安营扎寨着手干了,出海成了效率特别高的一件事。

最后会出现一堆新加坡品牌、印尼品牌,但它们背后都是中国身份,这种现象在过去的全球化浪潮里寥寥无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有七八千万的海外华人,有一千多万华侨,这个网络几乎覆盖了全世界所有国家,而欧美没有这么大范围的迁徙,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质。

这也注定了中国企业的出海是全方位的、多点发射的,所以它会带来一个新的土壤,也是属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独特出海模式。

二、全球品牌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轮出海或者说打造全球品牌,对中国企业的新课题是什么?我认为是品牌营销。

十几二十年前,品牌营销做得好的基本上都是欧美企业,很多中国企业对此并不感冒。但是今天,中国很多出海企业都开始注重品牌打造。

因为只要走出国门,你就会发现品牌营销是一件必须要干的事。在中国做企业,给当地纳税就可以了;但企业大规模走向海外的时候,就会对当地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你需要得到当地的支持,需要考虑别人怎么看你。

比如出海到新加坡,对方首先会问“你是谁”,也许你的企业规模很大,但对方却不一定在乎,因为站在新加坡的视角,来这里的都是世界各地的大企业。

在选择出海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讨论是“向上打”还是“向下打”的问题。

“向下打”可能是去打东南亚市场,很多人说这些国家人口太少了,但是再小的市场都有可能诞生一个很大的企业,比如恰恰在泰国市场的营收已经超过了20亿泰铢。

“向上打”可能是挑战欧美市场,因为欧美人有钱、消费力高,我们能把产品溢价做得很足。但同时,欧美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中国企业一开始是巨亏的,到后面才慢慢开始赚钱。

目标市场决定了整体品牌战略的打法,当我们选择了不同市场,意味着我们做品牌的方式也要改变。

向下打的时候,目标市场更多处在商品的满足感上,我们不需要太强调品牌。但是向上打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进攻,如果战略能力不够,最好先找到一个适合练手的地方。

今天中国企业出海,有三种基本的盈利范式:

◎ 第一种是做贸易,最典型的是中国制造+全球工厂,也就是全球品牌的代工。

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模式赚的是一个“稳钱”,因为你只要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交付就可以了。尽管会受到关税的影响,但你可以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成本洼地,在成本、价格和关税之间要作出最佳的平衡。

◎ 第二种是卖产品,靠的是中国制造+产品优势,比如今天做电商的大卖家。这种模式赚的是辛苦的“小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第三种是做品牌,重点在于择高而立,创造差异化价值。做品牌并不单单指设计logo和包装这样的基本动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叫复利,赚的是“长钱和大钱”。

为什么外资公司要付出更高的工资,要提供更好的环境?因为他要吸引更好的人才来跟我们竞争。那我们到海外也是一样,不仅要告诉海外员工、政府和投资人“我是谁”,还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价值高于其他公司。

到了海外,你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别人怎么看你的公司,而不在于我怎么说我的公司有多好。你跟对方接触的所有触点构成了对方对你的认知,而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想改变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所以品牌就是你在海外的“面子”,今天所有的中国公司,出海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头换面。换句话说,中国所有的出海企业,首要战略就是改变品牌,制定全球品牌战略。

而全球品牌战略的关键是,创造可被全球利益相关者感知的价值。中国公司在海外遇到的出海挑战,基本上都可以借助强有力的公司品牌来抵消并赋能。

必须建立全球品牌管理体系

当前存在两种不同的品牌战略范式:

一种是欧美日企业主导的品牌全球化,因为他们的产品大多都是通过代工生产的,没有那么柔性化,所以他们要的是规模经济,也就是全球一品、给产品找市场的模式。

另一种是中国公司正在主导的品牌全球化新范式。因为我们有中国制造,我们的模式是全球多品、为市场匹配产品,比如传音手机主要就是做匹配非洲市场的产品。

欧美全球品牌为什么逐渐褪去?某种意义上是单一品牌打天下正在成为过去式,由中国基因支撑、在海外创立的新品牌正重新定义全球消费趋势。

今天全世界都从稀缺走向丰饶,个性化需求大量释放,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日、东南亚国家,都有非常多没被满足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对于今天中国很多新的创业公司而言,最大的机会点就在于发现并满足这些需求,并通过中国的供应链解决掉这些需求。

我把它叫做“丰饶经济下的全球新品牌革命”,它需要满足用户为本、市场塑形、品牌塑神、研制筑基、组织塑能,而它的核心是“中国芯”。

未来中国出海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下的产品创新力。然而产品创新取决于什么?市场的洞察,消费者的理解。

所以我给未来的“中国芯品牌”下了五个定义:

洞察当地客户需求、品牌身份为海外品牌、创始人为华人、研发或技术依托中国、中国制造力为底座(完整产业链)或中国制造的“影子工厂”。

崔洪波:所有出海的中国公司,首要战略就是改变品牌

最后我想说,出海其实就是一个融入、理解和接纳的过程,我觉得今天峰会的主题“生而全球 共融共建”特别好。

我们要与所在国的文化深度融合,用所在国生活者的立场去做产品创新,用中国制造的全球响应能力和创新效率,以及数字化新科技,开创“中国芯”品牌时代,打造“人类美好社会共同体”。

以全球品牌创造最高价值,是中国制造的下一个星辰大海。不要快增长,要长增长,做增长的复利,时间的朋友。

相关文章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亚马逊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方向选择而非速度。真正的"路对了"包含三个层面:长期经营的思维方式、数据驱动的方法论和稳定的心态。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急于求成,频繁更换产品和策略,而实际上亚马逊算法需要2-3个月的数据积累期。合理的目标设定应将长期目标大胆化(如年销10万),短期目标现实化(如首月验证需求)。数据是最可靠的判断标准,转化率、客单价等过程指标比滞后的销售数据更能反映趋势。耐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正确方向上的持续投入,这是跨境电商成功最稀缺的资源。
一汤说
2025-08-18 17:36:54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一款迷你便携式空调在TikTok爆红,单条视频获1200万观看量,带动亚马逊美国站同款产品月销5000+单,销售额超29万美元。该产品凭借USB充电、三档风速和10种彩灯模式等创新功能,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便携空调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40亿美元。国产家电品牌Dreo的卧室塔扇更创下单月5万+销量、350万美元销售额的佳绩。欧美、东南亚等高温地区需求旺盛,产品轻量化、节能环保成为主要卖点,TikTok达人测评和场景化内容成为关键营销方式。
Shoptop品牌出海智库
2025-08-18 16:59:10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PetSmart通过战略转型从濒危企业成长为87亿美元估值的行业巨头。其成功关键在于将业务从单纯商品销售转向"提升宠物生活品质"的综合服务,包括美容、医疗、训练等专业服务,服务收入占比达10%。通过店内领养中心形成"领养即消费"闭环,并收购Chewy.com布局线上,实现全渠道融合。2024年全球宠物护理市场规模达2593.7亿美元,PetSmart精准把握宠物家庭化趋势,推出高端家居产品,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结合,构建了独特竞争壁垒。
大数跨境
2025-08-18 16:42:58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沉寂多年的HTC凭借NE20蓝牙耳机在TikTok美国市场实现惊人逆袭,28天创下65万美元销售额。这款定价27.55美元的产品凭借LED触控屏、48dB降噪和134种语言AI翻译等差异化功能,精准填补中端市场空白。达人带货贡献81%销量,两条爆款视频分别带来6608单和5680单销量,凸显TikTok短视频在3C产品推广中的超高转化效率。数据显示全球无线耳机市场2033年将达2025亿美元,功能创新正从音质转向场景解决方案。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中美两国在税收监管上的同步收紧,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在经历深刻重构。这一变化超越了传统贸易战的零和博弈,实质上是关于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过去依赖低价倾销、虚假评论等灰色操作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随着监管网络日益透明化,卖家必须从政策套利转向价值创造,适应新的合规环境。这一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主动拥抱合规化,才能在重构的全球贸易秩序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一汤说
2025-08-18 15:32:41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