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主打中草药配方的手工香皂品牌EasternBotanics在海外市场悄然崛起,年销售额突破820万元人民币。
它没有大规模广告轰炸,也不靠明星代言,靠的是那份源自东方草本的温和力量。
EasternBotanics的成功,折射出一个更大的趋势:中草药配方的生活化产品,正从中国走向全球。
从泡脚包、泡澡球,到洗护用品、香薰,再到面膜、膏贴,一系列基于中草药的配方产品,正在成为海外市场的热销爆款。
这股源自东方的草本暖流,如何悄然“泡”热了海外市场?
2025年7月1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一场招商会上,湖南新晃县的黄精产品现场签下9200万元订单,13家泰国企业集中采购,不仅有传统中药材,更包括黄精茶、保健品、泡脚包等日用化深加工产品。
图源:湖南日报
这一幕,正是中草药配方产品在海外加速“生活化转型”的缩影。
曾经停留在药房里的中草药,正在转身成为海外浴室、卧室与厨房里的“日常用品”。
根据海关总署与商务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晃黄精产品已与越南企业签订两批次出口订单,总额逾8000万元,成功打通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的准入渠道。
这也意味着,中草药不再只是以“原料”的身份出海,而是以泡澡球、精油香薰、草本茶饮等形式,融入多元生活场景。
平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Chinese herbal soak”(中药浴/泡脚)搜索量在欧洲暴涨260%,北美增长120%。
图源:Alibaba
从泡脚的仪式感、泡澡的松弛感,到面膜敷贴的身体关照,中草药配方的“使用触点”正在变得日常、高频、个性化。它不再仅以“疗效”吸引消费者,而是开始在“体验”中建立情绪连接。
十年前,中草药产品在国内大多出现在老年人的抽屉里,装在布袋子里、熬在砂锅里,带着一股“药味”的距离感。
而如今,在海外,曾被视为“传统医学”的中草药,正悄然完成一次身份转换。
从“organic”到“clean beauty”,消费者早已将草本、无添加、植物性等标签视作“安全”“温和”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在这样的消费文化土壤中,中草药的独特优势被重新激活。
以植物医生为例,其明星产品石斛兰面膜,凭借“高山植物+草本养肤”理念获得日本COSME护肤品类口碑第一,目前已在日本开设11家直营店;同时在新加坡Shopee平台斩获面膜品类销量第一,复购率达35%。截至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上升至18%,成为中草药护肤品类中出海成效最显著的品牌之一。
不少中草药产品在海外正以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名称出现,比如草本贴剂常被包装为“Herbal Body Patch”,强调“缓解背部酸痛、适合办公久坐人群”;而艾草泡脚包则以“Herbal Foot Soak”热销于Esty平台,主打“放松”“排毒”等功能。
图源:Esty
产品摆脱了“中医术语”的专业壁垒,进入了“情绪护理”和“自我关照”的生活通道。
根据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2024全球养生趋势报告,“Healing is the new beauty(疗愈即新美学)”成为全球主流趋势之一。身心疲劳、情绪压力、过敏困扰等问题,正在催生出一个“体验导向型”的消费群体。
以欧美市场为例,泡澡类产品在25–40岁女性消费者中尤为受欢迎,尤其是在Etsy、Amazon等平台,草本足浴包和泡澡球的主力买家为都市白领与护肤敏感人群。
而在东南亚市场,家庭场景成为草本护理产品增长的关键点。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例,复购率较高的品类包括“儿童助眠泡澡包”和“家庭装泡脚包”,部分热销品牌家庭装占销量超过50%,广泛应用于家居放松、亲子护理等多元场景。
这种情绪偏好,也正是中草药能够在不靠硬性疗效背书的前提下“软着陆”海外市场的根本原因。
草本香气如丝如缕地渗透进欧美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从东方实验室的萃取瓶到纽约浴室的氤氲水汽,悄然改变全球消费者的浴室与梳妆台使用习惯。
中草药出海早已突破“一药通用”的粗放模式,进入以成分科学为基础、以文化适配为抓手的精细化分层阶段。
在东南亚,湿热气候使“祛湿排毒”类产品更具吸引力。而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欧洲与日本,品牌更注重产品温和性与认证机制。北美Z世代则更注重“情绪疗愈”与“文化认同”,品牌在此地的中草药产品多被包装为身心调节工具。
这种分层策略的背后,是对当地文化禁忌的规避与融合。例如,在欧洲市场,含麻黄、附子等成分的产品因法规限制难以进入,品牌转而主推薄荷、洋甘菊与本土草药的混合配方。
成分透明化也成为建立全球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手段。
Eastern Botanics在环保承诺上做出突破,不仅采用100%可降解包装,还在官网实时更新碳足迹数据,强化品牌可持续形象,带动欧美市场复购率增长34%。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中草药品牌正通过内容转化、场景植入与信任体系构建,逐步突破原有圈层,赢得更广泛的全球消费者。
TikTok上“herbal bath”“herbal soak”等相关标签聚集了大量关于草本沐浴产品的Vlog短视频,部分优质内容播放量达到数百万次,带动Etsy等手工电商平台上的草药浴包类产品销量持续攀升,部分热销单品月销售额已达到数万美元。
图源:TikTok
中草药品牌出海不再只是外销单品,而是以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整体走向海外。
线上线下协同,构成了品牌价值传递的新路径。
在独立站方面,Eastern Botanics 用不到5000元搭建 Shopify 网站,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优化“定制草本浴包”交互流程。这种强调仪式感的体验设计让客单价达到368美元,是平台均价的三倍。差异化溢价策略帮助品牌在海外建立起独立、可持续的品牌认知。
图源:Eastern Botanics
多平台策略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Etsy平台上,草本节气礼盒因注重文化包装,价格普遍较高,多数单价在20美元以上;Amazon则以便捷实用为主,旅行装等小包装产品价格多集中在10到15美元区间;TikTok Shop则凭借短视频内容驱动,促进用户的冲动购买和快速消费。
线下场景也成为中草药品牌构建信任感的重要渠道。在日本温泉旅馆,中草药泡汤项目溢价达40%,并配有草药溯源纪录片;在美国瑜伽馆,冥想课程与草本浴包联动销售,复购率高达58%。
中草药跨越重洋的脚步,轻得像晨雾漫过窗台。草木的气息,正以最柔和的方式,在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扎下根。
这场由内而外的生活化浸润,正如同浴缸中缓缓释放的精华,无声,却充满渗透力,预示着东方草本在全球生活版图上,更广阔、更深层的浸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