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品牌出海,我们常聚焦欧美或东南亚,却在无意中忽略了一片蓝海——拉美。
拉美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生机勃勃,中产阶级规模持续壮大,电商渠道加速渗透,尤其是60-70美元价格带的性价比产品需求十分旺盛,让该市场变得格外广阔。
来自深圳的品牌Tronsmart,早早就瞄准了这一海外市场,通过精准布局,在短短三年内便跻身区域音频市场头部:
其明星产品Bang系列TWS耳机在墨西哥月销1.5万台;在巴西以18%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二,仅次于索尼;在阿根廷更以21%份额登顶榜首。
而它的起点,不过是深圳华强北的一间小实验室。
图源:网络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Tronsmart是深圳市际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3年创立于深圳,其创始人Eric Cheng的故事颇具极客色彩。
2008年他用首份薪水搭建实验室拆解电子产品;2013年将自制配件投入量产,创立Tronsmart品牌。早期品牌以充电宝、数据线等3C配件立足;2016年果断转型音频赛道,为后续爆发埋下伏笔。
图源:Tronsmart官网
时间来到2018年,Tronsmart品牌签约国际球星路易斯・苏亚雷斯担任代言人,并在纽约时代广场等海外核心渠道投放广告,此举显著提升了其品牌的国际辨识度。
与此同时,他们依旧持续在研发端投入,成功打造出SoundPulse®音频增强技术和TuneConn™无线多设备串联技术等核心技术。
2021年,面对欧美市场竞争加剧和流量红利见顶的局面,Tronsmart品牌选择进军拉美市场,入驻美客多平台,仅用一年时间就跻身拉美音频市场第一梯队,创造了品牌出海的又一佳绩。
品牌历程 图源:Tronsmart官网
深挖Tronsmart品牌在拉美市场成功的原因,离不开当地消费电子行业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拉美消费电子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4%,市场形势呈蓬勃发展态势。到2024年,拉丁美洲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639亿美元,并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同时,电商渠道的快速扩张也正在重塑拉美消费生态,也为Tronsmart品牌提供了动力。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核心市场,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线上购物渗透率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商平台购物。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海外消费者对陌生品牌的天然谨慎,是许多出海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
对此,Tronsmart品牌并有选择简单的“多平台铺货”,而是针对不同场景、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的触达方式。
▲在TikTok上“做本地人”
在TikTok平台,Tronsmart品牌打造了完善的账号矩阵,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进行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已建设了超过八个账号,包括:
越南账号@tronsmartvietnam、缅甸账号@tronsmartspeakerstore、泰国账号@tronsmartth、马来西亚账号@tronsmartmalaysia等。
部分账号情况 图源:TikTok
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账号,Tronsmart品牌也会塑造不同的人设,打造明确的视觉信息点,例如在缅甸账号@tronsmartspeakerstore上,所有视频的主角都是同一个女性,并通过产品测评介绍、场景剧情演绎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内容创作,目前该账号已积累了4.92万粉丝。
其中,该账号在5月2日发布的一条拿着Tronsmart音响跳舞的视频,获得了3.66万播放量,评论区的询盘效果也十分不错,有效促进了产品的销售转化。
图源:TikTok
同时,Tronsmart品牌在TikTok上也与许多专业的垂类达人进行合作,邀请他们对产品进行深入的测评和介绍。
这些垂类达人在音频、数码等领域拥有大量的粉丝和较高的影响力,他们的测评和介绍能够更专业、更全面地展示Tronsmart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比如TikTok@the.atn,他在与品牌的合作过程中,通过直接将音响放在雨中测试防水和重低音,直观的将产品有点展示出来,最终该视频获得了120万播放量,从下图能看出询盘效果同样很不错。
图源:TikTok
▲YouTube:用专业拆解建立信任
在YouTube平台,Tronsmart品牌在进入拉美市场初期就合作了一批专业的科技博主,通过Unboxing、测评以及拆解等方式推广产品。
例如,与活跃在YouTube科技领域的西语频道Tecnoanalisis en Español合作,鉴于其塑造的客观中立的测评视角以及账号覆盖的西语人群,此次合作极具针对性,主要通过专业语言灌输以及“暴力”解析测评进行。
在合作视频中,频道主持对Tronsmart品牌当时上线的拳头产品T6 MAX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视频节奏流畅,信息密度高,最终该视频获得了79万播放,并吸引到了不少潜在用户的关注与购买。
图源:YouTube
Tronsmart品牌在拉美的故事暂告段落,但它留下的经验却值得深思。
即对于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品牌而言,不仅要有价格优势,更要有品牌认知与本地化运营的能力。
总之,出海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一场长期主义的“修炼”。
如果大家已经做好准备,那此刻就扬帆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