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在2025年持续收紧其FBA仓储容量管理政策,引入了更动态的仓储容量限制(Capacity Limits)和更严格的库存绩效指标(IPI)考核。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优化其全球物流网络的效率,将有限的仓储资源优先分配给周转率高、销售表现好的卖家。对于广大FBA卖家而言,这意味着“无限仓”的时代彻底终结,库存管理已从一项基础运营工作,上升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核心能力。
亚马逊的仓储容量管理,正在从过去相对宽松的“普惠制”,转向与卖家销售表现和库存效率强相关的“绩效导向制”。
核心变化解读:
1、动态的容量限制:卖家的仓储容量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会根据其历史销量、库存周转率、IPI分数等多个指标进行动态调整。销售表现好、库存周转快的卖家将获得更多容量,反之则会受到限制。
2、IPI分数的重要性空前提升:库存绩效指标(IPI)成为了决定仓储容量的核心依据。IPI分数由冗余库存比例、售出率、无在售信息的库存比例和有存货库存比例四个维度构成。任何一个维度的表现不佳,都可能拉低总分,从而导致仓储容量被削减。
3、对滞销品的“零容忍”:平台通过提高长期仓储费和实施更严格的容量限制,向卖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亚马逊FBA仓库不是“停车场”,而是“中转站”。对于长期滞销的商品,平台将通过成本压力,迫使卖家尽快清理。
在新的规则下,粗放式的库存管理模式将难以为继。卖家必须将“精益库存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否则将面临无法补货、旺季断货的“生死劫”。
卖家必须掌握的三大核心能力:
1、精准的需求预测能力:这是所有库存管理的起点。卖家需要综合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季节性趋势、市场竞争格局以及营销活动计划,来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销量。盲目地、基于“感觉”的备货,是导致库存积压或断货的根源。
2、科学的补货与清货策略:卖家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补货模型,明确补货的安全库存点和补货数量,并综合考虑采购周期和头程物流时间。同时,必须制定果断的清货计划,对于动销缓慢的商品,要及时通过降价、促销、捆绑销售或移除等方式进行处理,以释放仓储容量,优化IPI分数。
3、数据驱动的持续优化:库存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闭环。卖家需要定期监控关键的库存指标,如库存周转天数(DOS)、售出率(Sell-through Rate)和IPI分数,并根据数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测模型和补货策略。
仓储容量的限制,实际上是亚马逊在倒逼卖家完成一次从“运营者”到“经营者”的身份转变。
运营者关心的是:如何把一个产品卖出去?
经营者关心的是:如何让整个生意(包括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健康、高效地运转?
这要求卖家必须具备更强的系统性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财务规划能力。如何平衡在途库存、FBA库存和海外仓库存?如何计算最健康的库存周转周期以最大化资金利用率?这些都已成为跨境电商的必修课。
亚马逊收紧FBA仓储容量,是其平台商业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亚马逊正在从一个无限供给的“公地”,转变为一个资源有限、效率优先的“精细化商业生态”。在这场“库存生死劫”中,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卖家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