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局欧洲市场时,物流模式的选择往往是新卖家面对的一大难题:
本期文章,将帮助大家建立欧洲海外仓模式的基础认知,厘清从0到1布局欧洲物流必须要掌握的“大局观”~
对于跨境卖家来说,直邮和海外仓是最常见的两种物流模式,各有优势与挑战:
卖家尽早规划、布局海外仓模式有两方面优势:一方面,海外仓尾程时间短,其时效优势能**显著提升买家满意度;另一方面,平台对于能够快速配送的刊登有更多的流量扶持。**从物流的时效来看,一般来说,欧洲直邮大概需要7天,商业快递大约是2-3天,海外仓尾程派送在1-2天。
使用直邮时需综合考量货型与物流成本 ;而在早期测款、小批量市场验证等环节,直邮仍然是一种灵活、低风险的策略。整体来看,直邮适合轻资产试探需求,海外仓则是规模化的必经之路。
想要用好海外仓,首先要理解它背后的“物流全链条”。而在这个过程中,卖家要知道自己的货运送到了哪里,海外仓到底是哪一个。
整个海外仓物流链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能够提升运作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点,比如:
交付前:是否设立国内仓;国内仓是放置安全库存,还是用作中转仓(质检);
头程运输:运输方式,成本与周期;
运送与仓储:免仓期、库龄控制与库存管理;
尾程配送:海外仓仓点选址、派送时效与包装方式。
海外仓运作,是一条“前期靠规划,后期靠效率”的系统工程。
在了解海外仓的整体链路之后,海外仓的选址便成为关键决策之一。选择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仓库,不仅影响尾程配送效率,更关系到成本控制与合规运营。
确定海外仓位置时,卖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市场的需求、配送的时效与成本、当地政策法规的要求,以及海外仓是否能有效覆盖目标市场,是否真正提高配送效率。
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结构差异较大,卖家海外仓布局经验也有所不同:
美国:国土辽阔,尾程成本受仓点影响极大。多数卖家采用美东/美西/美中等多仓联动布局,以缩短配送距离、降低分区运费。
英国:国土面积较少,单仓即可基本覆盖全国。卖家主要依据产品类型与备货体量,在平台或第三方运营的多仓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处,无需自行布局多个仓点。
德国:作为欧洲中心市场之一,德国海外仓不仅服务本土,还常用于泛欧派送(如可辐射法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选仓时需同步考虑泛欧合规要求与物流覆盖能力。
抵达欧洲的头程运输有三种主要方式:空运、中欧班列、海运。下面以7月份发往英国、德国市场为例,比较三种方式在时效、成本与适用商品方面的特点(注意:不同时段市场会有所变动):
*头程时效:指国内截货至海外仓上架的时间段。
在实际过程中,基于达成成本与时效的平衡,卖家可以根据商品特性+销量预测+资金流状态来灵活进行组合选择,比如:
测款期:用空运小批量验证市场需求,或是稳定的小货型产品。
成长期:以海运为主,中欧班列补货;如遇到断货情况,中欧班列多频次补货。
旺季前:根据黑五网一、圣诞季等大促活动及产品生产周期,提前做好备货准备。
布局海外仓时,除了要规划好头程运输方式与备货节奏,尾程配送这“最后一公里”同样不容忽视。它虽处于链条末端,却往往“看起来不起眼,算起来是真贵”——尾程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物品重量、体积、包装厚度与形式等,每一个看似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放大为实打实的成本差异。
以德国站点为例,如果某款产品A在包装后整体厚度达到5.2cm,仅仅超过信封服务(Warenpost)上限0.2cm,就必须升级为包裹服务(DHL Domestic Packet),尾程费用直接上浮至少2欧元。
因此,建议卖家在选品和采购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每个尾程渠道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以匹配性价比最高的尾程服务,避免在尾程阶段“被动升级、成本飞涨”。
Q:现在可以注册并开通海外仓权限吗?
建议卖家先联系招商经理或客户经理,了解海外仓权限开通的具体流程与要求。
Q:开拓欧洲站点,产品应发往哪个国家的海外仓?
如果面向英国市场,建议选择英国海外仓。如果面向德国及泛欧地区市场,建议选择德国海外仓。
Q:大件/超大件运输,可以头程发海运、尾程用卡派配送吗?
卖家可以根据尺寸重量选择合适的尾程物流,注意兼顾成本和时效。若选择商业快递,请注意包裹规格,超过将会收取高额附加费;若选择卡派,不同的卡派服务商及其服务内容,可能价差较大,建议提前跟海外仓服务商进行确认。
Q:可以使用德国GLS吗?
德国尾程物流服务商,以及eBay海外仓交易常用物流选项与物流服务级别匹配关系可参考:
ebay.cn/newcms/Home/topic/470
从物流模式选择到海外仓布局,从运输方式判断到尾程优化,本文分享了一套欧洲海外仓运作的基本认知框架,这是从0到1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