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小额豁免”政策即将于8 月 29 日到期,全球航运体系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各国邮政相继宣布中断或大幅缩减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引发连锁反应。
“小额豁免”政策原本适用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每日放行的超过400万件低价包裹,这些包裹主要依托电子商务渠道进入美国,而如今正面临全面终止。
面对美方迟迟未明确征税流程与数据申报细则,各国邮政纷纷选择以“停运”自保,多数措施将于本周陆续生效。
在亚洲,韩国邮政宣布自8月26日起停止接收发往美国的航空邮件及部分特快专递服务,仅保留由私人快递公司承运的高端服务,且须缴纳相应关税。
新加坡邮政也表示,将从8月25日起暂停发往美国的商业标准货运服务,但零售客户仍可选择特快专递,企业客户则可通过国际直送渠道发货。
日本方面也发出警告,称因应政策变动,寄美包裹可能出现延误或退回,并承诺将在信息明确后第一时间发布通知。
欧洲多国紧随其后,暂停令密集出炉:
捷克
捷克邮政官网声明,自2025年8月22日起暂停所有发往美国的货物寄递,直至另行通知。
图源:Česká pošta
奥地利
奥地利邮政宣布,因美国海关规则变更,自8月26日起不再接收寄往美国的包裹。
图源:Österreichische Post AG
奥地利邮政在声明中表示:“目前缺乏关于未来清关程序的明确信息,这一政策收紧给全球邮政企业向美国发货带来重大挑战。”
比利时
据Het Laatste Nieuws报道,因美国新规存在不确定性,为了防止包裹被拦截或给客户带来意外费用,比利时邮政自8月22日起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图源:Het Laatste Nieuws
英国
与此同时,英国皇家邮政(Royal Mail)在其网站表示,计划于本周暂停对美国发货一至两天,以完成向新系统的过渡。
图源:Royal Mail
德国邮政与德国DHL宣布,自8月23日起暂停对美国商业客户的包裹递送服务。私人客户仅可寄送申报为“礼物”、单件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包裹,超出限额则须通过价格更高的特快专递渠道投递。商业客户自26日起全面适用该限制。
图源:Deutsche Post
此外,汉莎货运表示自8月25日起不再接收发往美国的航空邮件,但普通货物和其他类型的货物运输不受影响。
法国
法国邮政表示,将从8月25日起暂停向美国递送包裹,唯个人寄送且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礼物”除外。据悉,法国邮政年均向美国发送160万个包裹,其中80%来自企业,20% 来自个人。
此外,澳大利亚邮政发言人证实,已暂停其过境递送服务——即经澳大利亚中转寄往美国的第三国包裹。但两国之间的常规直邮服务不受影响。
至此,全球邮政网络正以空前一致的步调集体“踩刹车”,而美方仍未出台足以稳定市场的操作细则。
全球邮政对美服务中断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取消“最低限度豁免”政策的深远冲击。此前,这一条款几乎让全球低价包裹零阻力地涌入美国。
如今,邮政服务、电商平台、消费者乃至航运巨头都在联邦机构几乎零指引的情况下,艰难摸索一条昂贵而繁琐的合规之路。
代表美国国际邮递和航运业的国际邮件咨询集团(International Mailers Advisory Group)执行董事Kate Muth 直言:“多米诺骨牌正在倒下,这将产生连锁反应,越来越多国家邮政宣布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业务,这确实令人担忧。”
豁免一旦到期,所有经邮政入境的美国进口商品,将按特朗普援引紧急权力设定的原产国关税税率征税;若通过国际邮政运送的包裹,可能会被征收每件80至200美元的临时固定费用,但仅限未来六个月。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8月15日的公告中概述了如何以各国税率为基准计算固定费用;21日又提供了一些额外指引,发布了对两家公司代表国际邮件承运商收取和支付关税的认证指南。
图源: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任何新指引都受业界欢迎,”Muth 指出,“但距正式实施仅剩一周,却只批准了两家代理,这让人焦虑。”
这一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邮政系统。在线交易平台Etsy已宣布,计划从8月25日起暂停其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家邮政服务赴美包裹的运输标签服务,转而建议卖家改用UPS、联邦快递(FedEx)等可在入境前完成关税预缴的商业快递。
联邦快递表示,目前仍正常接收和运输赴美货物,其运营不受各国邮政政策影响;UPS和美国邮政则暂未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