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养生双红利!1560亿美元北美市场‘药食同源’潜力巨大

出海网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9-12 15:03:52
2025 年,源于中国的 “药食同源” 理念借零食载体,在年销 1560 亿美元的北美市场开辟新赛道。当前北美 “自然养生” 热潮为其铺路,2025 年全球消费者对 “饮食获功能性营养” 需求同比升 18%,西洋参、灵芝等药食同源成分成健康食品热门,枸杞、大枣也在社交平台走红。零食成药食同源出海最优载体,因贴合北美 “零食刚需” 习惯(2023 年北美零食市场 1560 亿美元,健康零食 2025 年预计近 999 亿美元)、契合 “Food is Medicine” 趋势、易做现代化营销。不过出海需跨法规监管、文化认知、供应链品质三道门槛。未来企业需靠 “科学化、本地化、合规化” 战略,抢占市场实现商业与文化传播双重突破。

当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因《女巫前传》主演辛西娅・艾莉佛的公开推荐、歌手赞恩・马利克的随身携带,从传统草本糖浆摇身变为谷歌年度热搜关键词;当 “大枣 + 枸杞” 的养生搭配在 TikTok 被时尚达人冠以 “女性之果” 标签刷屏,评论区满是 “求购买链接” 的留言 —— 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北美市场浮现:源于中国的 “药食同源” 理念,正借助零食这一轻量化载体,突破文化与消费习惯的壁垒,在年销 1560 亿美元的北美零食市场中,开辟出全新赛道。

一、北美 “自然养生” 热潮:为药食同源搭好 “认知跳板”

北美市场对 “天然食材健康力” 的狂热,早已为药食同源成分铺好了认知基础。Innova Market Insight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消费者对 “通过日常饮食获取功能性营养” 的需求同比上升 18%,其中 “适应原草本” 与 “功能性蘑菇” 两大品类,成为健康食品领域的 “流量担当”。

细究这些热门成分,不少都与中国 “药食同源” 清单高度重合:西洋参(我国首批药食同源物质)、红景天(传统中药材)等适应原成分,频繁出现在功能饮料、能量棒的配料表中,被北美消费者视为 “对抗工作压力的日常神器”;灵芝(列入我国药食同源目录)、猴头菇(国内经典食养食材)等药用真菌,更被大量食品企业融入咖啡、巧克力、软糖,主打 “免疫强化”“认知提升” 功效,甚至催生了专门的蘑菇零食品牌,部分产品在亚马逊月销突破 5000 件。

零食+养生双红利!1560亿美元北美市场‘药食同源’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枸杞、大枣等更具中式特色的养生食材也热度飙升。北美社交平台上,一篇《辣妹们都在吃大枣》的分享文阅读量超 200 万,网友不仅自发科普大枣 “助消化”“补充铁元素” 的作用,还开发出 “大枣 + 山楂”“大枣 + 桂圆” 的零食搭配教程;枸杞则被贴上 “超级食物” 标签,搭配酸奶、拌入沙拉的吃法在 TikTok 引发模仿热潮,相关话题 #GojiBerrySnacks 播放量超 3.2 亿,为药食同源零食化铺平了道路。

二、为何是零食?药食同源出海的 “最优载体” 逻辑

零食之所以能成为药食同源出海的 “黄金跳板”,核心在于其对北美消费市场的高度适配性,背后藏着三重关键逻辑。

第一重:贴合北美 “零食刚需” 的消费习惯
北美是名副其实的 “零食王国”——2023 年其零食市场规模已达 1560 亿美元,且以每年近 5% 的速度增长,其中健康零食赛道增速更突出,2022 年全球规模约 844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接近 999 亿美元。软糖、能量块、谷物脆等即食零食,早已融入北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上班族会在工位备上能量棒,学生党习惯用软糖补充能量,家庭聚会也离不开健康零食拼盘。药食同源成分借由这些形态进入市场,能最大程度降低接受门槛,比如亚马逊平台上,Navitas Organics 的可可枸杞超级食物能量块,以枸杞为核心原料,强调 “高维生素 C”“抗氧化”,月销量稳定在 7000+;Drops of Nature 的有机蘑菇软糖,添加灵芝、猴头菇等成分,因符合 “纯素”“低糖” 趋势,成功入驻 Whole Foods 等高端超市。

第二重:契合 “Food is Medicine” 的全球趋势
“药食同源” 理念与北美当下盛行的 “Food is Medicine”(食物即药物)趋势天然契合,大幅减少了市场教育成本。过去北美消费者更依赖合成膳食补充剂,但近年来,随着 “天然健康” 观念普及,越来越多人转向天然食材获取功能性营养 —— 而药食同源食材兼具 “食用属性” 与 “健康功效”,恰好贴合这一需求。枸杞的 “抗氧化”、姜黄的 “抗炎”、大枣的 “补充膳食纤维” 等功效,可直接纳入北美已有的 “超级食品” 认知框架,无需重新建立概念认知。比如某品牌将 “枸杞养肝” 转化为 “帮助维持肝脏健康” 的表述,搭配临床数据支撑,很快获得消费者信任。

第三重:零食形态更易做现代化营销
相较于传统中药的 “晦涩感”,零食形态更便于开展年轻化营销。高颜值的包装设计(如透明罐装配上食材实拍图)、场景化的短视频(“办公室 3 点能量补给”“睡前舒缓零食”)、成分透明化的标注(清晰列出每 100g 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能让药食同源零食摆脱 “老派养生” 的刻板印象,更易获得 Z 世代青睐。TikTok 上,有博主测评枸杞能量块时,用 “咬一口像吃巧克力,却能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C” 的生动描述,单条视频获赞超 15 万,直接带动产品销量暴涨 300%。

零食+养生双红利!1560亿美元北美市场‘药食同源’潜力巨大

三、破圈不易:药食同源零食出海的 “三道高墙”

尽管前景广阔,但药食同源零食想在北美市场真正爆发,仍需跨越三道 “隐形高墙”。

第一道:严苛的法规监管门槛
FDA 对膳食补充剂的监管极为严格:药食同源成分若属于 1994 年后未在美国使用过的 “新膳食成分(NDI)”,需提交详细的毒理学报告、安全性证据,部分成分还需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标签标注更是 “一字千金”,不能出现 “治疗疾病”“预防病症” 等夸大表述,只能标注 “帮助维持免疫力”“辅助能量代谢” 等中性功效,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产品扣留或召回风险。此前某品牌因将 “红枣补气” 表述为 “治疗贫血”,不仅被 FDA 罚款 50 万美元,产品还被全网下架。

第二道:文化认知的 “翻译难题”
中医中的 “清热去火”“补气活血”“滋阴润燥” 等概念,难以直接传递给北美消费者,需要转化为现代医学语言。比如 “枸杞养肝” 不能直接直译,需结合科学研究表述为 “含有丰富的玉米黄质,帮助维持眼部与肝脏健康”;“生姜驱寒” 则可转化为 “帮助缓解寒冷天气带来的身体不适”。此外,口味也需本地化调整 —— 北美消费者偏好低糖、低甜口感,国内常见的 “红枣阿胶糕” 若直接出海,可能因甜度太高遇冷,某企业将甜度降低 40%、添加蓝莓风味后,才打开北美市场。

第三道:供应链的品质把控关
药食同源原料的品质稳定性是一大难题:枸杞的产地(宁夏、青海等产区成分含量差异大)、大枣的成熟度(不同采摘时间糖分与营养不同)、灵芝的培育方式(椴木培育与袋料培育功效有别),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与功效。若想长期立足北美市场,企业必须建立全球统一的原料溯源体系与质控标准,比如某头部品牌在宁夏建立枸杞种植基地,从品种选育、种植管理到加工环节全程监控,每批次原料都需经过 38 项检测,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四、未来方向:“三化战略” 抢占 1560 亿市场

从川贝枇杷膏的意外走红,到枸杞能量块、灵芝软糖的稳定热销,药食同源出海已从 “偶然现象” 转向 “必然趋势”。对于想抢占北美市场的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坚持 “三化战略”:

科学化:用现代科研验证功效,比如通过临床数据证明枸杞的抗氧化效果、灵芝的免疫支持作用,让 “药食同源” 从 “传统经验” 变为 “科学结论”;

本地化:结合北美消费习惯调整产品,比如针对低糖需求减少添加糖、根据口味偏好增加水果风味,甚至与本地 KOL 合作开发联名款;

合规化:提前熟悉 FDA、CFIA(加拿大食品监督局)等监管要求,完成成分备案与标签审核,避免因合规问题错失市场。

随着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级,1560 亿美元的北美零食市场中,“药食同源 + 零食” 有望成为下一个现象级赛道 —— 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更能让东方食养文化真正融入西方日常消费,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播的双重突破。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