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电商加速渗透的今天,支付早已不再是简单的 “收钱工具”,而是决定用户体验、运营成本与全球市场准入的核心竞争力。Stripe 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其平台去年处理的交易额已超 1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 GDP 的 1%,这一数据背后,是全球支付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对于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读懂并顺应这些新趋势,是抓住 2025 年增长机遇的关键。
当 Z 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传统信用卡模式正遭遇挑战。报告显示,仅有 42% 的 Z 世代使用信用卡,远低于 X 世代的 71%,他们更青睐灵活、透明的先买后付(BNPL)模式来管理个人支出。这一偏好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预计到 2025 年,BNPL 在全球实体商品消费中的占比将超过 12%。
Stripe 的实战数据更具说服力。在针对 15 万次支付场景的 A/B 测试中,引入 BNPL 选项的商家不仅营收平均增长了 14%,转化率和平均订单价值也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超过 66% 的 BNPL 交易量来自 “新增销售”—— 这意味着,BNPL 并非简单地分流了原有支付方式的订单,而是真正撬动了那些因一次性付款压力而犹豫的潜在客户,为商家开辟了全新的收入来源。
“得本地化者得天下”,在跨境支付领域同样适用。随着 66% 的商家将全球市场拓展纳入计划,能否提供贴合当地习惯的支付方式,直接决定了出海的成败。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令人警醒:86% 的消费者会因为网站没有提供自己偏好的支付方式而放弃购买。
实时支付(RTP)的崛起,成为本地化支付浪潮中的核心亮点。在印度,统一支付接口(UPI)拥有 3 亿月活用户,年交易量高达 1300 亿笔;在巴西,推出仅 4 年的 Pix 支付已积累 1.5 亿用户,2023 年的季度交易量甚至超过了信用卡。即便是在欧洲,西班牙的 Bizum、荷兰的 iDEAL、瑞典的 Swish 等本地化支付工具也拥有极高的国民认可度,Swish 在瑞典的普及度更是信用卡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市场呈现出独特性。尽管美联储在 2023 年推出了 FedNow 实时支付系统,但它更多扮演着银行间结算通道的角色,缺乏面向消费者的支付功能。加之美国信用卡体系成熟,附带丰富的返现和奖励机制,FedNow 短期内难以像其他国家的 RTP 那样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这也为卖家布局美国市场的支付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跨境电商的激烈竞争中,利润率的每一分提升都至关重要,而支付成本正成为越来越重的负担。过去五年,全球支付处理成本呈稳步上涨态势,即便部分国家出台了费率上限政策,效果也参差不齐。例如,英国 2018 年实施的国内交换费上限,起初确实降低了成本,但受 Brexit 影响,2024 年的成本已反超政策实施前;而新西兰 2022 年的同类政策则至今保持着成本下降的良好趋势。
面对成本压力,聪明的企业已开始主动出击,将支付成本管控纳入运营战略。在澳大利亚,45% 的消费者会为了避免额外费用而选择低成本的信用卡;Airbnb 则为使用银行账户支付长期订单的用户提供折扣;Uber 也通过发放银行支付折扣码来降低交易成本。此外,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积极推广银行借记服务,这不仅能有效控制支付成本,还能增加支付灵活性,进而促进销售转化。
随着数字交易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网络欺诈的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构建坚实的 “安全护城河” 成为企业的必修课。AI 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既让欺诈手段更加隐蔽和智能,也推动了风控技术的升级。报告显示,2022 年以来,Stripe 平台上的身份验证次数增长了 6.5 倍,使用 Stripe Identity 这类专业风控工具的企业数量更是增长了 5 倍。
3D Secure(3DS)作为一项重要的身份验证技术,其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在欧洲,受强客户认证(SCA)法规的强制要求,3DS 已应用于 32% 的支付交易,较去年增长 70%,每年可帮助防范高达 9 亿美元的欺诈损失。这一趋势正向其他地区蔓延,亚太、北美、拉美地区的 3DS 应用率也分别实现了 13%、12% 和 2% 的增长。
不过,3DS 的应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美国,由于缺乏强制法规要求,部分发卡机构会将带有 3DS 请求的交易默认为高风险,从而更积极地予以拒绝。数据显示,企业启用 3DS 后,那些无需验证流程的交易授权率会从 87% 降至 82%。这提示卖家,在部署欺诈防控策略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市场的监管环境与行业实践,在安全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从撬动新兴消费群体,到敲开海外市场大门,再到管控成本、防范风险,支付环节已深度融入跨境电商运营的每一个关键节点。Stripe 报告揭示的四大趋势,清晰地勾勒出全球支付领域的演变方向。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布局:通过接入支持 BNPL 与多元本地化支付的解决方案,精准触达用户;通过优化支付方式组合,守住利润底线;通过部署智能风控工具,保障业务安全。唯有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以支付为锚,构建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