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情绪价值”成为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从解压玩具到治愈经济,一个个精准捕捉情感需求的产品正在不断引爆市场。
然而,就在我们热衷于为年轻人打造情感产品的同时,一个更具规模的情绪蓝海却被长期忽视——老年消费市场。
功能型适老产品早已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从助行器到电动马桶盖,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而真正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情感型产品,却仍是一片待开发的沃土。
全球老龄化浪潮正催生一个庞大的适老产品市场,当前的市场竞争仍过度集中在功能型产品领域。
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30%,功能型适老产品市场已呈现明显的红海特征。
轻量折叠助行器等产品已成为热门品类,拥有可观的销量;同时,带扶手浴室座椅、电动马桶盖等产品也长期位居健康护理品类的畅销榜单前列。

图源:Amazon
然而,这只是银发经济的冰山一角。
现代老年人不再仅仅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他们开始寻找那些能带来社会连接和精神慰藉的“情感型产品”。
这一趋势正在推动适老市场发生变化,情感需求导向的产品,正悄然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浙江米米智康的老年木玩产品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0%,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市场,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情感型适老产品的市场潜力。
当前市场面对的是与传统印象截然不同的新时代老年人。
特别是50后、60后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退休金更充裕、消费观念更开放。数据显示,这一群体年均消费额达8660元,网购率高达69.8%,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29小时。
在适老产品的赛道上,那些能够打破传统观念、迎合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创新产品,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如今,整个行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
当功能型适老产品逐渐陷入同质化的竞争泥淖时,情感需求驱动的市场新赛道正在显现广阔机遇。这片情感蓝海已不再是模糊的概念,一系列创新产品正破土生长,以迅猛的速度聚合成多个生机勃勃的细分赛道,展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1、益智健脑类
木质迷宫、智能棋盘等传统益智玩具正迎来老年消费群体的全新青睐。手腕球、回弹健身球等轻度训练工具在电商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124%,展现出强劲需求。

图源:Amazon
2、AI陪伴类
AI陪伴机器人正成为老年人的“电子家人”,能够提供主动跟随、个性化提醒等贴心服务。这个新兴赛道增长迅猛,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12亿美元跃升至2031年的3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8%。
3、代际共玩类
“祖孙共玩”成为重要消费场景,迷你保龄球、社区桌游会等产品在家庭内部架起情感桥梁。浙江云和县推出的“老年健康+木玩产业”模式已开发二百余款老年木玩产品,为行业提供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融合的创新范本。
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掩一个尖锐的痛点:目前市面上87%的所谓老年玩具仍是“儿童玩具改款”,真正的适老化设计不足5%,一道巨大的“设计鸿沟”横亘在产业面前。
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不足是行业共性问题。放大版的积木、简化版的拼图、色彩鲜艳的记忆棋……这些被冠以“老年益智玩具”的产品,与其说是专门设计,不如说是儿童玩具的“等比放大”。
以“齿轮拼图”为例,儿童版多针对灵活的小手设计,按键细小、齿轮精密,但老年人很难抓握。如果单纯放大尺寸,因齿轮咬合需要精准力度,老年人可能因手指力量不足而无法拼合,产生挫败感。
相比之下,成功的海外案例提供了全新思路。
美国企业TSOLife靠AI“读懂”长者心,已获5200万美元融资。其核心产品通过捕捉分析老人的个人故事、兴趣和偏好来提升生活质量,成功将AI技术应用于“读懂人心”。

图源:tsolife
日本厂商在适老玩具设计上更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一款名为“昼ドラ川柳”的桌游结合了川柳创作与日常八卦剧情元素,让玩家将词语卡片拼接成戏剧性十足的川柳,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又提高了社交参与度。

图源:rakuten
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升级产品理念,而非简单地将产品改头换面。
面对海外适老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需要全新的策略思维,其核心在于建立可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条路径不仅关乎产品本身,更关乎对银发群体情感需求的深度理解与文化差异的精准把握。
供应链优势与深度本土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制胜法宝。
浙江云和县,这个被誉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产业带,凭借近1100家木玩生产企业的集群优势,已将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适老产品出海领域,云和已系统开发老年木玩产品1000多款,其成功关键在于深度的本土化定制能力。
以企业米米智康为例,他们敏锐捕捉到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针对日本老年群体对剑玉游戏的传统情感,专门开设全新生产线;为满足德国老年人对国际象棋的品质追求,精心研发富有质感的实木棋子。

图源:mimi100
这种精准的本土化策略成效显著,该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老年木玩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达50%,产品成功进入日本静冈县久能养老院等专业机构。
老年人购买的不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份可以“玩在一起”的陪伴。 因此,企业不能只卖单品,更要打造“产品+使用场景+社交圈”的组合体验,让玩具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情感纽带。
可通过建立线上社区、制作多语言使用教程、创建虚拟社交平台等方式,帮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建立社交圈层。

图源:mimi100
在所有场景中,“祖孙共玩”正成为一个充满温度的突破口。
企业可着力开发适合不同代际共同参与的产品线,如简单的合作型桌游、怀旧与创新结合的拼图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亲情的情感需求,同时为年轻家庭提供了高质量的陪伴解决方案,创造出超越年龄的情感联结。
当Z世代为“情绪价值”买单时,银发一族的情感需求同样构成了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对中国企业而言,从“功能满足”迈向“情感共鸣”,不仅是避开红海竞争的商业策略,更是对长者精神需求的理解与回应。
这条路,指向的不仅是市场空间,更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未来。让每一个曾推动时代的生命,都能在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