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下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品牌出海趋势势不可挡,联盟营销作为海外成熟的营销模式备受瞩目。联盟营销涉及营销伙伴、品牌方或卖家、消费者、联盟营销平台四大角色,通过多元化渠道触达消费者,实现品牌本土化,提升销售额。与传统网盟相比,其数字管理效率更高,能让品牌以本土化资源触达消费者,降低信息差,实现与市场的快速融合,同时优化产品。
从规模数据来看,2023 年全球联盟营销行业预估达 143 亿美元,2024 年增长至 157 亿美元。美国在联盟营销领域占比最大,联盟营销产生的销售额约占全球电商销售额的 16%,部分成熟度高的公司甚至超 30%。近年来,联盟营销增长迅速,关键原因在于独立站崛起、传统广告动能下降。过去三年,受平台封店潮、广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品牌对更广泛用户群体获取的需求增加,谷歌搜索趋势显示,五年内联盟营销搜索增长超 300%,57% 的广告商计划在 2025 年增加联盟营销支出 。
在品类方面,服装、运动户外、健康等品类在联盟营销中表现突出,容易导向成交。近年来,玩具、软件、家庭改善类等品类增长迅速,2022 年玩具增长 109%,软件增长 103% 。3C 电子、时尚服饰、家居园艺等也是中国品牌出海独立站的重点类目。
然而,出海品牌在营销过程中面临诸多痛点。海外联盟客来源多样、渠道复杂,增加了营销和效果归因的难度;行业存在认知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影响策略制定与执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难度大,导致营销效率下降;使用联盟平台时缺乏引导,对平台服务和定位不清晰。此外,还存在流量红利见顶、品牌符号不突出、营销项目碎片化、合作伙伴选择难等问题,这些痛点严重影响了出海品牌的本土化营销效率。
为应对这些问题,品牌需明确合作伙伴营销战略。要明晰营销战略,确立推广量级,不能盲目认为合作伙伴能快速带来转化,也不能忽视联盟营销的预算投入,同时要精准寻找渠道合作伙伴,选择适合的平台,而非越多越好。一般品牌初期可开 1 - 2 个联盟营销平台试水,多数品牌会选择 1 - 3 个平台,少数行业头部品牌会选择 3 个以上平台并加入子联盟平台或自建插件。
在合作伙伴选择上,消费者购买习惯已从线性转变为循环式环状结构,社交媒体网红、品牌大使等新兴渠道的长尾效应明显,创作者经济发展促使专业垂直内容带来更高转化效率。不同品类选择合作伙伴时各有偏好,快消品偏爱网红,3C 产品偏好垂类媒体。品牌选择合作平台时,地域贴合度和预算是主要影响因素,平台一站式管理有助于评估合作伙伴价值、整合营销渠道,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
在长尾价值计量方面,不同营销阶段应采用不同策略,成熟度高的公司数据颗粒度要求更高。首次互动和最终点击归因是受欢迎的模型,品牌可关注点击、交易、营收、成本等多方面数据,如 AOV、ROAS 等指标优化营销活动。素材选择上,AIGC 助力较大,超 90% 的联盟营销从业者用其优化营销内容。同时,要加强防欺诈措施,部分情况下作弊流量可达 20%,需提升数据能力和平台过滤技术。
展望未来,合作伙伴营销前景广阔。大部分品牌认可其对收入的贡献,2024 年将增加预算,随着认知提升,其效率将提高。用户购买行为的非线性化使网红营销成为亮点,更多合作伙伴类型将促进营销手段发展,推动联盟营销向多元化发展。合作伙伴营销的一体化平台化将提升管理效率,人工智能在其中的应用将愈发重要,可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