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与养宠观念的转变,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在出海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1275 亿美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713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7.7%。2024 年全球宠物产品市场规模达 296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5%,预计 2030 年东南亚市场将突破 250 亿美元。中国宠物市场也在快速发展,2024 - 2026E 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猫经济发展迅速,猫数量逐渐超过犬数量,成为市场双主流之一。2017 - 2024 年中国犬猫数量变化趋势显示,猫的数量增长速度相对更快,从 2018 年到 2024 年增长了约 1.22 倍,而犬仅增长约 0.47 倍。
在贸易格局方面,2020 - 2024 年中国宠物食品整体呈现贸易顺差,总额约 82.9 亿美元。但狗食或猫食罐头是唯一出现贸易逆差的类别,逆差额约为 3.1 亿美元。其他零售包装的狗食或猫食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均显示出较大的贸易顺差,分别约为 34.38 亿美元和 50.81 亿美元。从进出口地域来看,亚洲是中国宠物食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额从 2020 年的 377 百万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582 百万美元;美洲是主要进口来源地,虽 2024 年进口额有所下降至 425 百万美元,但总体仍保持在 500 百万美元左右。
中国宠物食品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品牌方面,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2023 年行业前五大品牌(CR5)市场份额仅为 17.4%,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宠物食品 CR5 超过 64%。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宠物食品企业在高端市场竞争力较弱,部分高端市场被外资品牌主导,如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高端粮市场,进口食品占比较高,Royal Canin(皇家)在狗粮(5.1%)和猫粮(6.4%)市场均处于头部阵营。在产品方面,中国宠物食品产业在高端主粮领域存在技术短板,对美洲国家猫狗罐头存在进口依赖,这是技术、品牌、供应链和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不过,中国宠物食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在战略层面,部分企业通过代工积累经验后转向自主品牌,如乖宝、中宠、佩蒂等企业。同时,企业注重市场区域选择,东南亚市场因政策与成本优势,成为新兴公司切入的首选;欧美市场则需长期投入品牌建设与合规能力。在产品层面,企业关注健康与功能导向,开发无谷物配方、定制化营养方案等针对性产品。在本地化部署方面,企业根据不同市场调整配方,如欧美市场偏好高蛋白质、低脂肪、无谷物食品,东南亚市场使用经济型原料并融入当地特色;同时,注重包装与语言本地化、价格分级策略以及渠道运营等。
从标杆案例来看,玛氏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宠物食品企业,其宠物食品业务在 2023 - 2024 年间占全球营收的约 60%。玛氏通过多品牌覆盖全市场、全产业链增强壁垒的战略,在高端市场以科学化、定制化建立技术优势,大众市场以性价比和渠道渗透巩固份额,细分市场通过功能性和情感化产品抢占新兴需求。Freshpet 公司在鲜粮细分赛道表现突出,2024 年各季度净销售额稳步攀升,全年净销售额显著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该公司通过拓展产品线、优化冰箱网络、提供配送服务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佩蒂股份在 2024 年实现业绩反转,一季度营收 3.84 亿元,同比增长 142.37%,前三季度营收达 13.23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630.85% ,其通过技术驱动 + 产能全球化的战略,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地位。
未来,中国宠物食品企业出海将呈现 “产能出海 + 品牌升级 + 数字化营销” 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定制化和功能细分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宠物食品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