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 “双循环” 战略驱动下,东南亚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之选。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在东盟设立超 7400 家直接投资企业,较 2022 年底增长近 900 家,较 2020 年底增长 1400 家;雇佣海外员工超 72 万,较 2022 年底增长近 6 万,较 2020 年底增长 17 万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东南亚在地理位置、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其紧邻中国,作为连接亚洲与印度洋经济圈的战略枢纽,借助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基建项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高效物流通道。同时,东南亚拥有 6.9 亿人口,互联网用户超 3.5 亿,年轻人口占比高,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并且,许多东南亚国家为吸引外资,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提供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政策。
东南亚劳动力管理具有独特特质。在人口和教育方面,印尼、越南和菲律宾等国拥有庞大年轻劳动力资源,形成人口红利,但部分国家技术工人短缺,劳动者教育和技能存在鸿沟。宗教和文化上,该地区宗教多样,以印尼的穆斯林文化、泰国的佛教文化为代表,宗教节日众多,这就要求出海企业尊重当地文化,调整工作时间。员工注重良好人际关系,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出海企业需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政策法规合规层面,东南亚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善,注重保护劳动者权益,且多样性明显。多数国家政府支持工会发展,工会活跃,企业需平衡合规与成本。此外,东盟 MCC 框架为数据跨境传输提供标准化路径,新加坡作为数据跨境枢纽站,在数据跨境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出海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劳动力管理重点各有不同。产品出海阶段,企业以贸易为主,海外品牌建设初期,市场了解不足,销售渠道有限,多采用国内派遣与当地代理商合作的方式。此时,劳动力管理重点在于派遣人才标准及培养选拔,以及外派激励体系建设。产能出海阶段,企业在海外设厂生产,进行本地化生产与销售,面临劳动力素质差异和合规政策不同的问题,以本地化用工为主、派遣人员为辅。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是确保本地法律法规合规性,实现全球集团化管控。产业链出海阶段,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面临高端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动风险,采取全球人才招聘、人才共享与交流的策略,管理重点则是人才国际化培养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为应对出海劳动力管理挑战,盖雅工场构建了出海劳动力管理合规模型,即金字塔模型。基础合规层要求企业知悉并理解目标国家劳动法、数据安全法及文化特征,如完成目标国劳动法核心条款拆解、建立宗教节日与文化禁忌清单并培训、明确数据跨境传输合法路径、制定符合各国要求的劳动合同模板库、完成社保缴纳规则拆解等,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以 0 - 5 分进行评估。流程合规层旨在将法律法规转化为数字化业务流程,实现自动校验与执行,像将劳动法规核心条款嵌入业务流程、通过数字化系统自动校验工时管理合规规则、实现薪资计算自动化、预设员工入离职流程、部署数字化证据链等,同样以 0 - 5 分衡量完成度。风险管理层需要建立风险识别、应对与持续改进机制,包括建立东南亚劳动力合规风险数据库并季度更新、制定分级风险响应预案、每半年开展劳动力合规审计、建立劳工事件复盘机制、将合规条款纳入供应商筛选标准等,评分标准也为 0 - 5 分。支持系统层则聚焦构建全球化合规支持体系,配置 “本地合规官 + 总部法律顾问” 的双层支持团队、部署多语言数字化系统并自动生成报表、实现跨系统数据打通、每年开展跨文化合规培训、与出海合规服务机构建立合作等,评分范围也是 0 - 5 分。企业可依据这些自查清单,定位自身在出海劳动力管理中的合规薄弱环节。
报告还详细介绍了东南亚六国的劳动力管理情况。在越南,2023 年中国投资商对越南投资额达 44 亿 70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77.6%;2024 年 1 - 8 月,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 19.7 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越南不同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不同,2024 年 7 月 1 日起,第一区为 496 万越南盾 / 月(折合人民币 1430 元),第二区 441 万越南盾 / 月(约 1270 元),第三区 386 万越南盾 / 月(1110 元),第四区 345 万越南盾 / 月(990 元)。其公共假期丰富,如 2025 年春节放假 9 天(含调休)。法定假期包括年假、病假、产假等多种类型,对工时和加班也有明确规定,每日工作时长不得超过 8 小时,一周总工作时间不超 48 小时等。2023 年越南颁布《个人数据保护法令》(PDPD),对数据跨境传输建立基于影响评估的审批制度。某全球高科技制造厂商在越南面临劳动力管理挑战,与盖雅工场合作后,通过专属规则引擎实现越南本地化政策精准匹配,规避劳资纠纷风险,提升了管理效率。
泰国方面,2024 年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申请额为 1746 亿泰铢(约合人民币 377 亿元),同比增加 10%,泰国向中国公民发放的工作许可证数量达到 4 万份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泰国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差异化调整,平均增幅为 2.9% 。其公共假期众多,像宋干节(泼水节)放假 3 天。法定假期涵盖年假、病假、产假等,工作时间标准为每日不超过 8 小时,每周不超过 48 小时,加班有明确补偿标准。泰国《个人数据保护法》(PDPA)于 2022 年 6 月 1 日全面生效,在数据跨境传输方面建立了三级合规路径。某光伏龙头企业借助盖雅的劳动力管理系统,实现工时核算合规,提升了排班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马来西亚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已连续 15 年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2023 年双边贸易额达 1902.4 亿美元,中国对马直接投资占总外商投资的 40% 。2025 年 2 月 1 日起,马来西亚调高最低薪金至每月 1700 令吉(约合人民币 2767 元)。公共假期丰富多样,法定假期包括不同时长的年假、产假、陪产假等,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为 45 小时。2010 年马来西亚发布《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2024 年提交修订案,2025 年陆续生效,在数据跨境传输方面有新规定。某全球高端美妆品牌与盖雅合作,解决了全球化适配难题,提升了员工满意度。
新加坡凭借独特优势成为中企出海的 “战略跳板”,2023 年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流量暴涨 57.9%,超 131 亿美元。新加坡没有强制性最低工资规定,2025 年有 11 天公共假期,法定假期包含多种类型,对工时和加班的规定因员工收入水平而异。2013 年 1 月 2 日生效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具有域外效力,在数据跨境传输方面基于 “至少与本法令具有相当的保护水平” 原则进行。某亚洲知名房地产集团通过盖雅系统,实现了跨国用工的数字化重构,提升了排班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投资领域广泛。2025 年印尼各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 6.5% ,不同省份标准不同,如雅加达特区为 5396761 印尼盾(约 2453 元人民币)。公共假期包含多种宗教和纪念节日,法定假期有年假、产假等,对工时和加班的规定明确,加班需员工同意且有相应加班费标准。2022 年印尼通过《个人数据保护法》(PDP 法),2024 年全面生效,在数据跨境传输方面有严格条件限制。某锂电池全球领军企业在印尼投产后面临挑战,与盖雅合作后实现了多区域、多员工类型的灵活适配,提升了管理效率。
菲律宾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与 RCEP 协定推动下,成为中企出海新焦点。2025 年其最低工资为每天 645 菲律宾比索(折合人民币 81.4 元) 。公共假期涵盖多种节日,法定假期包括年假、病假、产假等,工时标准为每天不超过 8 小时,每周不超过 48 小时,加班有不同的加班费标准。菲律宾以《数据隐私法案》为核心构建数据保护法律体系,某全球智能动力巨头借助盖雅劳动力管理系统,解决了假期管理、加班规则计算等难题,提升了管理效率。
盖雅工场作为亚太领先的劳动力管理云服务商,已助力客户完成 32 个国家及地区的劳动力管理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海外员工近百万。其劳动力管理系统能充分支持全球业务,自动校验合规规则,积极考虑员工体验,在数据安全方面,专设全球数据安全团队,依托中国阿里云与新加坡 Azure 双数据中心,搭建了国际认可的数据安全认证体系,获得多项国际认证,为出海企业的劳动力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帮助企业应对跨国用工中的各种挑战,实现合规、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