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丰富的实践。从宏观经济来看,2023 年巴西 GDP 总值达 10 兆 9000 亿巴币,工业涵盖钢铁、汽车、造船等多个领域,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且政府启动了 “新工业” 计划以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在吸引外资方面,2023 年巴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 660 亿美元,中国是其在拉美地区最大的投资目的地,2023 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流量 5.07 亿美元。中巴双边贸易往来密切,中国连续 14 年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对华出口以大豆、原油等为主,中国对巴西出口则以半导体器件、通信设备等居多。
巴西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上表现积极,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多项国际条约,还与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审查高速路合作,中巴 PPH 试点项目已延长至 2025 年之后,且申请限额有所提高。近年来,中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双边交流与合作频繁,2023 年两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面,就深化多方面合作达成共识。
巴西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国家工业产权局(INPI)为核心,负责专利授予、商标注册等工作,同时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共同管辖知识产权案件,海关和警察部门则承担行政执法职责。其知识产权类型丰富,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著作权等,每种类型都有明确的保护条件、期限及相关规定。例如,发明专利需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适用性,有效期自申请日起 20 年;商标注册初始保护期限为 10 年,可无限续展。
在知识产权申请及备案流程上,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各有规范。以专利申请为例,需经过提交申请、形式审查、公开、实质审查等阶段,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并缴纳费用。而撤销或无效流程也有相应规定,如专利的行政无效程序可由官方依职权或第三方在特定期限内启动。
对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巴西设有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救济途径,同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纠纷中,包括仲裁和调解等方式。典型案例如 A 公司诉 B 公司专利侵权案、E 有限公司诉 F 控股公司商标及外观设计侵权案等,为企业在巴西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实践参考,强调了关注法院动态、提交专家意见等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巴西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既与国际接轨,又有自身特色,了解其相关规定和实践对于在巴西开展经贸活动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