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5 年千岛之国的经济潜力:印尼投资新机遇研究报告》,作为中国企业 “出海” 系列国别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印尼经济转型期的投资价值,基于 2024-2025 年核心数据,从宏观经济、重点产业、投资环境及配套要素等维度,为中资企业布局印尼提供了系统参考。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第 16 大经济体,印尼 2024 年 GDP 达 1.4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5%,IMF 与世界银行均预测未来几年其经济增速将稳定在 5% 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稳健增长态势为外资注入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是印尼经济的核心支柱,2024 年对 GDP 贡献约 19%,其次是批发零售和汽车、摩托车维修(13%)及农、林、牧、渔业(13%),建筑业、采矿业等也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了多元且具活力的产业格局。
在对外经贸与投资合作方面,印尼的全球吸引力持续提升。2024 年,印尼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达 242.1 亿美元,位列全球第 18 位,其中制造业是外商最青睐的领域,占比高达 49%,批发零售、卫生社会工作、交通运输等领域也分别吸引了 10%、9%、8% 的外资。中国作为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2024 年对印尼直接投资流量达 4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5%,同时连续 12 年保持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 147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5%,中国对印尼出口以机电设备、钢铁制品等为主,进口则集中在煤炭、棕榈油、镍矿等资源类产品,双方互补性贸易结构为投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重点产业的发展机遇尤为突出。制造业领域,印尼正推进 “工业 4.0” 计划与 “黄金印尼 2045” 愿景,将食品饮料、汽车、电子、纺织、化工设为先导产业,2024 年制造业增加值达 26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新能源汽车更是新兴增长点,政府通过减免企业所得税、延迟国内零部件要求等政策扶持,目标 2030 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超 200 万辆。矿业方面,印尼煤炭、镍、锡等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2023 年全球 54% 的镍产量来自印尼,2024 年镍产量同比增长 26%,锡产量增长 66%,政府推动矿业下游化政策,旨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中资企业已深度参与,如中建四局承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基地,中国电建以 “以电换矿” 模式降低能耗成本。
基础设施领域,印尼存在显著供需缺口,2025 年基础设施投资预计达 612 亿美元,2040 年将增至 828 亿美元,交通与能源是重点方向,铁路网计划 2030 年延伸至 10524 公里,能源基建则聚焦可再生能源,2034 年计划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 76% 来自绿电领域,中国企业在光伏、水电等项目中表现活跃,如中国电建承建的芝拉塔漂浮光伏发电站成为东南亚最大水上光伏项目。医疗健康产业受人口老龄化与供给缺口驱动,2022 年人均卫生费用仅 127 美元,每千人病床数 1.2 张,政府取消外资限制后,2023 年化学和制药领域外资达 48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 60 亿美元。旅游业在交通改善与数字化推动下强势复苏,2024 年吸引外国游客 1390 万人次,贡献 GDP 326 亿美元,可持续旅游市场增速显著,2024 年增长 25.3%。电子商务则受益于年轻人口与互联网普及,2023 年 GMV 达 693.5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升至 1681 亿美元,时尚服装、消费电子是主要细分领域。
投资环境与配套要素方面,印尼在劳动力成本、纳税便利性上具备优势,2024 年制造业工人月均工资 95-350 美元,办公室租金中位数 20 美元 / 平方米 / 月,生活成本在东南亚处于较低水平。税收政策明确,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 22%,增值税标准税率 12%,特定行业与区域可享优惠。不过,印尼也存在基础设施排名靠后(2025 年 IMD 排名第 57 位)、中央与地方法规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等挑战,投资者需做好风险管控。整体而言,印尼凭借经济韧性、产业潜力与政策支持,正成为中资企业 “出海” 东盟的重要目的地,把握其产业转型与市场扩张机遇,将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