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150美元!TikTok卖家,定价权还能握得住吗?

Miyue Media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4-10 11:10:40
美国将从2025年5月2日起提高小额免税邮件的关税,每件含货物邮件的关税从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2025年6月1日起每件邮寄物品的关税从50美元提高到150美元。这一政策调整对依赖直邮的卖家,尤其是轻小件、高频订单的卖家将造成重大影响。尽管各平台和媒体普遍发声“扛不住了”,但实际销售数据显示,涨价并不普遍,甚至有降价清仓的情况。卖家们普遍采取观望态度,部分尝试在自有站点或测试店铺先涨价,以测试市场反应。长期来看,卖家可能需要考虑转区或布局欧洲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挑战。在当前形势下,卖家需灵活调整策略,通过优化生产、物流等环节降低成本,同时探索如何在涨价后留住客户,确保在美区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104%的关税,听起来像个笑话。可身处其中,只能感到阵阵寒意。
小额免税这里,消息也出来了。
2025年5月2日美冬时间0:01或之后以及2025年6月1日美东时间0:01之前,每件含货物邮件的关税从25刀提高到75刀; 
2025年6月1日美东时间0:01起,每件邮寄物品的关税从50刀提高到 150刀
漂亮!比之前所说的25-50刀,或者是商品价值的30%什么的更胜一筹!这操作,玩得厉害啊!
几个平台,Amazon,TikTok ShopTEMU……看下这几天类目的数据变化。
果然,虽然看着各个平台或者媒体的发声都是“扛不住了”,“涨价”……可实际上呢?把销售排行榜顺着看,逆着看,就没有几家在涨价的。甚至还有降价清仓的。
涨价这出头鸟,貌似也没那么容易当。嘴里说说很容易,可实际去动的真没多少,“还在观望”,是普遍操作。
当然,也有在自己的站里或者测试用的TTS店铺先尝试涨价的,想着先试试看能不能卖得动,不然,就转区,布局欧洲了。按照这个趋势,就算自己主观不想动,可客观情况大概率也会逼着你去其他地区。都知道这个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不低,可两害相权取其轻。总比一直待在美区亏钱,还看不到头要来得实际一点吧。
现在,外界看着好不热闹。
但生意是自己的,买卖的结果都得自己去扛。这个时候,屏蔽掉这些噪音。先看清楚后续发展形势,再说。
至少按照现在新的规划,在美区,还是有空间操作的。涨价是肯定的,但怎么涨价后还能留住部分客户,把基本盘留住。这的确很考验功夫。复购也好,深挖也好。只要现有这些客户还能留住,那至少我们在美区的团队,还能扛。
简单说,不管美区从哪个地方进货。也不管他们会和哪个地区谈新的关税协议。现在美区境内的货,就那么多,现在的价格体系能承担的库存,总有用完的一天。在那之后,要么就不卖;想卖,想赚钱,就得涨价;货物源头是国内也好,是隔壁也好,是其他地区都好。你只要不是美区本土的供应链能解决的。那就少不得得加价购入。
所谓的价格优势,更多,理解为新形势下对定价权的掌控竞争。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能完全掌握定价权的。大概率还是类似比亚迪,华为这些有全产业链优势的TOP。
要么,就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小客户群体内,至少,能用自己的产品,服务,感情,说服部分客户接受短期涨价。
没辙,既然想着继续在美区做买卖,那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前端把提价的影响降低,把压箱底的绝招拿出来,压低拓客成本。后端则从生产到物流,一分钱,一分钱的把合理的成本给节约出来。
在20-60刀的这个区间里,涨价15%-30%,会直接淘汰掉一批完全依赖直邮。以轻小件,高频订单为主的卖家。短期内肯定会滞后的物流时效与清关效率也会对那些之前没有海外仓,没有本地库存储备的卖家,以重创。储备的货,储备的资本比不过对手,你怎么办?是选择忍痛发货,还是选择直接下架让出市场?
同样,就算之前囤了一批货,可能还能扛过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但后面怎么办?总是要补仓的吧。不然,也就是个五十步笑百步。目前,我们能立刻做到的,大概就是用时间换空间。Q2的第一个月,在这种变动下,先不亏钱。再说后续。
谁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新的变化?会有什么新的趋势呢?等等再说。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