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陶瓷出海势头正劲,年终旺季即将来临!如何精准抓住Q4爆单机遇,开拓品牌出海的第二增长曲线?
近期,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大展,吸引了超50万观众前来参观,不仅刷新了该馆建馆十年来的单日观展记录,更掀起一阵陶瓷艺术热潮。
家家户户日常使用的瓷碗、瓷杯、瓷盘等器皿,漂洋过海后,竟成为了珍贵的工艺品。
更有意思的是,就连一棵看似普通的圣诞树,也因为陶瓷的材质,变得与众不同。正是这样一棵陶瓷圣诞树,支撑起一家企业快速发展。
图源:谷歌
在福建德化,有一家十多年来专注生产陶瓷树的企业,凭借这一看似“单一”的品类,成为很多外国家庭节日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中国新特产”,年销量超四百万件。
企业负责人透露,早在2012年,他就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的潜力,当年卖出50万件陶瓷树。从那时起,他全力投入研发与生产,如今产品线已拓展至4000多款,年销量达到最初的8倍,累计出口陶瓷超5000万件。
其实,不止陶瓷树,还有很多陶瓷制品在海外都备受欢迎。在亚马逊上,瓷杯、瓷碗、瓷器餐具套装、瓷器饰品等各种产品都非常畅销,产品单价在13.99-99.99美金不等。
除亚马逊外,Etsy、Temu上也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平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亚马逊上,陶瓷产品种类繁多,注重设计感和实用性,主要产品有餐具、茶具、装饰品等;
Etsy上,以手工艺品和原创设计为特色,主要针对中高收入人群,手工陶瓷餐盘、手工陶瓷咖啡杯、手工陶瓷花瓶等手工制品更受欢迎。
图源:Etsy
Temu上,以低价产品为主,一款5件套手工陶瓷茶杯套装属于热卖品,单价17.09美元,近30天销量近万件。
除电商平台售卖外,TikTok上相关陶瓷制品视频也进一步拉动产品销量,采用**“场景化营销”模式吸引更多潜在用户。#ceramics话题下视频超100万条**,单条视频点赞超百万。
其中,多条展示手工制陶全过程的视频广受欢迎。从拉坯、塑形到素胚烧制,最终呈现精美瓷器,全程视觉治愈、工艺惊艳,引发众多网友跃跃欲试,纷纷表示“想亲手尝试制作”或“立即下单购买”。
图源:TikTok
事实上,中国陶瓷正日益受到全球瞩目。
陶瓷出海历史悠久,但新趋势正在涌现。2023年初,一批陶瓷人主动走出国门,有人前往中南美洲了解最新产品趋势,有人参加东南亚陶瓷展会,更多中国企业在布局海外建陶业务,投资建厂。
德化白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的独特魅力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白”。如今的德化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出口和生产基地,4500多家企业产品畅销190多个国家,年产值高达660亿元。即便面临关税增加等阻碍,国外客户依旧对德化白瓷“死心塌地”,坚持下单。
全球陶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调查显示,2023年全球陶瓷市场规模为1487.6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的1606.7亿美元增加到2032年的29526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9%。
谷歌趋势数据显示,过去一年,“Ceramic”(瓷器)一词全球范围内搜索热度持续在61—100之间,全年保持稳定高位运行,未出现明显季节性波动,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主要关注者。
图源:谷歌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和生产大国,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卖家在出海陶瓷制品上占据优势,但仍需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1、创意设计,拓展产品线
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喜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卖家可以从造型、颜色、图案等方面入手,融入独特的设计元素。
此外,卖家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扩展产品线,针对不同饮品文化推出系列产品,如日式抹茶碗、中式功夫茶具、英式下午茶套组、意式浓缩咖啡杯,并选择和金属、玻璃、木材等材质相结合。
2、融合科技与智能产品
将传统材质与现代科技结合,如在釉料中添加抗菌离子,应用于牙刷架、皂盒、厨房用具;或者制作恒温陶瓷,用于茶杯、保温餐盘,利用材质特性或内置加热模块保持食物温度。
但陶瓷作为特殊产品,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认证要求,例如CE认证、UL认证等,卖家仍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