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这个一字千金的男人在朋友圈和各大媒体平台狠狠刷屏了。网友调侃:一句“Hello everyone” or “Good afternoon”就可以改变全球资金成本的男人。
调侃之余,还是要认认真真跟大家探讨一下,此次降息,对我们的跨境卖家伙伴有何影响?是利好吗?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东时间9月17日),美联储正式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这一决策不仅影响着华尔街的资本流向,更将直接波及全球跨境电商行业的每一个参与者。
全球跨境电商圈期待已久的货币宽松,终于来了。
接下来跨境卖家会有哪些新机遇呢?
① 降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美国消费者贷款更便宜了:信用卡分期利息降了,家电这类大件的专项贷款也更容易申请。之前因为“分期压力大”而犹豫要不要买的消费者,现在更愿意入手那些高单价商品了。
对整个跨境行业来说,这意味着高单价商品的销售阻力显著减小——消费者不仅更敢花钱,还更愿意通过信贷消费,大家电、高档家具、智能设备等需分期付款的商品,跨境卖家即将迎来销售旺季。
② 对于依赖美元融资的跨境大卖或跨国企业,资金成本随之降低。这对供应链、仓储物流、出海品牌工厂等领域尤为利好;互联网、科技、大宗商品等依赖资本的行业也将受益。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更低成本的资金扩大库存、拓展新品线、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③ 受高利率影响,此前沃尔玛等零售商普遍采取“低库存、低库销比”策略,降息后,零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开始主动补充库存,服装、小家电等核心品类库销比已触底,未来3-6个月将步入集中补库存阶段。
这对于快消类卖家(如服装、美妆工具)构成利好,特别是那些已经将货物提前存入亚马逊FBA或第三方海外仓的卖家。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同样突出,压力主要来自成本、汇率与竞争格局的变化。
拿一个净赚10美元的爆款来说,如果汇率从7.30掉到7.10.每单利润就要少赚2块钱。月销3万单的话,一个月下来直接少赚6万元——尤其是那些已经定好价、来不及改的促销活动,影响更大。
这种“销量上去了、利润却被汇率吃掉了”的情况,对主打低价的卖家冲击特别明显。一些去年才入场的卖家反映,一年挣的利润几乎都被汇率波动吞掉了,刚入行、对汇率风险没什么概念的新卖家更容易吃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来自美国本土零售商策略的调整。之前受高利率和去库存的影响,他们的现金储备比四年前普遍少了40%,加上关税带来的压力,很多本地企业都采取“低库存、保现金”的收缩策略。
但随着降息缓解资金压力,他们未来可能会更愿意增加安全库存,采取更积极的策略来应对需求增长。
一旦本土零售商凭借资金优势开始加速补库存,而跨境卖家又没有本地库存布局,就会显得非常被动——无论是订单响应速度,还是履约成本,原有的优势都可能被削弱。
因此,我们需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此次降息,不能仅因短期利好而盲目乐观。
针对当前市场变化,为各位卖家提供以下几点操作建议:
① 短期内,美国消费需求预计将迎来一波增长,建议大家把握这一窗口期,适当加大营销投入、优化商品 listing,为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圣诞节销售旺季做好准备。
② 与此同时,汇率波动仍是我们需要密切留意的风险。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实际利润,建议每天关注美元兑人民币走势,选择合适时机结汇,以提升利润空间。
③ 即便预期订单增长,也切忌盲目备货或过度扩张。务必根据店铺的实际销售数据和现金流状况,灵活制定备货与运营策略。对于毛利率较低的产品,可考虑适度调价,保障自身利润。
总的来说,美联储此次降息,对于主营美国市场的卖家而言,短期是利大于弊的。
希望我们的卖家伙伴都能把握新机,订单增长、利润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