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又称诸圣节(All Saints' Day),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11月1日。而节日前夕——10月31日的“万圣夜”(Halloween),才是庆祝活动最热闹的时刻,尤其受到儿童和年轻人的喜爱。
万圣节在北美、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广泛流行,如今也逐渐被世界各地接受,成为一个富有趣味性和商业潜力的节日。
万圣夜是什么?
“万圣夜”(Halloween 或 Hallowe’en)是“All Hallows’ Evening”的缩写,意为“诸圣节前夕”,相当于“圣诞前夜”(Christmas Eve)。
这一天晚上,孩子们会穿上各式各样的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敲门讨糖,说出经典台词:“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成人则参加化妆派对或鬼屋游戏,尽情狂欢。
万圣节的起源与演变
万圣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凯尔特人(Celtic)在公元前庆祝的萨温节(Samhain)——一个庆祝秋季丰收、悼念亡灵的节日。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人间与灵界最接近的时刻,死者的灵魂会返回人间游荡。
中世纪后,基督教吸收了这一节日,并将其转化为诸圣节,用于纪念所有圣人。其前夜即演变为如今的“万圣夜”。
随着时间推移,节日逐渐融入鬼怪传说和民间信仰,成为现代以“装扮”、“吓人”、“糖果”和“狂欢”为主的节日。
万圣节的经典元素
南瓜灯(Jack-o’-Lantern):最具标志性的节日象征。将南瓜挖空刻出面孔,内置蜡烛或灯泡,传说可驱赶恶灵。
妖魔鬼怪造型:常见角色包括鬼魂、僵尸、女巫、骷髅、黑猫、蝙蝠、小妖精、狼人、吸血鬼等。
“Trick or Treat”讨糖游戏:小朋友挨家挨户敲门讨要糖果,是万圣夜的重头戏。
化妆派对与鬼屋活动:成人和青少年参与度高,已成为夜间娱乐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圣节美食
太妃糖苹果(Toffee Apples):将苹果裹上糖浆,是应季经典。
南瓜派:使用秋季收获的新鲜南瓜制成。
热苹果西打(Hot Apple Cider):北美秋冬热饮。
各种糖果:巧克力、棉花糖、棒棒糖等为孩子们的“战利品”。
万圣节营销热点玩法
万圣节不仅是文化节日,更是电商、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重要的促销节点。以下五大玩法助力品牌“花式蹭热度”:
1. 推出万圣节专属折扣
设置限时折扣或“捣蛋价”促销吸引眼球
搭配“万圣节主题”电邮/网站弹窗通知,加倒计时提升紧迫感
营销语示例:“不给折扣就捣蛋!”
2. 网站或门店节日化装饰
网站加入万圣节元素,如南瓜灯、幽灵、主题配色
实体门店可布置南瓜、蜘蛛网等场景,营造节日氛围
Logo也可进行“节日变装”,例如换成幽灵字体或加上鬼脸图案
3. 举办互动赠品/抽奖活动
举办“万圣节抽奖”、“最搞怪装扮”比赛等社媒活动
奖品可设置为节日商品礼包、优惠券或定制礼品
鼓励用户参与并@好友扩散,提高品牌互动和曝光
4. 晒用户节日照片
邀请用户晒出自己的万圣节装扮、南瓜雕刻或家中布置
品牌可将精选照片在社交平台展示,强化社群互动感
用节日标签如 #HalloweenLook、#TrickOrTreat 增加搜索可见度
5. 主动送上节日祝福
无论是电邮、短信、网站公告还是客服对话结尾,都可附上“祝您万圣节快乐!”
贴心的小细节能增强用户好感与品牌温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