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旨在深入剖析2025年第40周中美空运市场的动态与趋势,综合考虑需求端、运力端、天气因素、假期因素、关税政策、制造业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对货量、运价、供需平衡做出预测,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助力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科学决策。
本周中美空运市场将呈现“节前脉冲补量、节中断崖回落”的阶段性特征,其本质是短期事件驱动与中长期市场疲软的深度博弈。9月29日-10月3日,上周华南台风滞留货集中出清、制造业节前紧急备货叠加海运停航带来的替代需求,形成运价支撑;但10月4日起,国内8天长假导致生产断供,叠加Q4旺季成色不足的底层压力,运价将进入快速下行通道。相较于往年同期,本次市场波动缺乏可持续需求动能,航司“以价换量”与货主“错峰出货”的行为将进一步放大价格弹性,整体市场呈现“短期有支撑、中长期承压”的格局。
货类分层:制造业撑局、电商乏力、普货低迷
1、制造业:结构性补量难抵全局疲软:比亚迪美国工厂零部件运输需求占中美线货量约15%,华南台风滞留的汽车配件、机柜等重货集中出运,推动9月28日深圳机场重货吞吐量环比增长约为18%。但电子消费品常规补货量同比下降约为12%,且以电子烟等低附加值重货为主,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占中美出口29%的电子产品出货谨慎,果链企业虽通过海外基地缓冲,但对空运增量贡献有限。
2、跨境电商:价格敏感叠加政策扰动:据闻超大头部电商平台锁仓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0%-30%,轻小件占比降至45%。美国800美元以下小包免税豁免取消后,清关成本上升、时效延长,电商平台转向“小批量、多频次”补货策略,仅约30%紧急订单锁定节前舱位,其余均等待节中低价资源,包机代理报价已有下探至USD4/KG附近。尽管某超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启黑五备货,但以包机运输为主,对公开市场运价拉动微弱。
3、传统普货:关税压制下持续萎缩:受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影响,传统普货需求同比下滑超20%。占空运比重较高的家庭及个人消费品、服饰饰品因政策调整受冲击明显,仅化工品、医疗器械等时效刚需品类维持稳定出货,占比不足10%。
时间分布:节前集中释放、节中近乎断供
1、节前窗口期(9.29-10.3):WK39的台风积压货释放形成短期高峰,厦门、深圳货站日均处理量达8000吨,但较往年峰值低15%;华东因华南货物转口补充,上海、杭州日均出货量维持1万吨左右,但缺乏爆仓动力,杭州货代节前舱位售罄却无往年旺季紧张感。此阶段需求以“补库存”为主,主动备货占比不足40%。
2、节中断供期(10.4-10.5):国庆假日国内工厂大量停工致货源供给降至节前30%以下,预计仅1:200kg以上重货趁航司促销出货,电商货量预计基本停滞。市场进入“以价换量”阶段,据闻北京等地已有代理节中报价跌破CNY30/KG。
区域分化:华东坚挺、华南波动、华北低迷
华东(上海、杭州):依托电子制造与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货源稳定性领先,节前美西航线订舱完成率达75%左右,运价抗跌性强,厦门的某大货代预判节前美东CNY35-36/KG、美西LAX为CNY31-32/KG。
华南(深圳、广州):上周台风余波叠加货运代理乱价竞争,节前美西报价跨度达CNY32-37/KG,价格波动幅度CNY5-7/KG;节中受航司促销冲击,预计有可能向CNY25-28/KG靠拢。
华北(北京、天津):普货与电商需求双弱,基准运价普遍低于CNY30/KG,CX的SFO整板价仅CNY20-30/KG,节中美西航线运价低于CNY28/KG,市场活跃度为三大区域最低,地缘政治与政策预期进一步抑制货量释放。
1、全货机:核心航线运力稳定:中货航CK PVG-ORD、PVG-LAX航线9.29-10.5期间各维持8班;国航10月起CA PVG-ORD每周14班、CA PVG-JFK 4班(WK40)。但华东区域PO(D0)节中取消PVG-LAX三班;CZ PVG-ORD取消4班、CK PVG-ORD取消2班,CA PVG-JFK减少2班,KE PVG-JFK被包机,导致JFK航线短期舱位有缺口。
2、客机腹舱:补充作用微弱:中美客运航班座位容量仅恢复至2019年的30%不到,且美国航司优先将资源投向跨大西洋、拉美等收益更高的市场,对中美线投入谨慎,腹舱货运占比维持约在18%,无法有效缓解运力压力。
3、舱位分配:大客户挤压代理资源:据闻有超大电商平台等大客户因WK39的台风补锁BSA仓位,航司优先保障直客与大客户,砍减中小货代板外仓位,临时造成局部舱位短缺,进一步加剧市场价格较大波动。
运价策略:分层定价与节中促销形成反差
1、节前定价:时效溢价与普货让利分化:航司对制造业重货维持溢价,ORD航线平板开口价CNY38/KG,托盘CNY38-39/KG;JFK航司公布价9月30日升至CNY39.2/KG,市场成交价CNY37-39/KG;对普货与电商货灵活定价,深圳至LAX航线报价较上海的价格约低CNY1-2/KG。
2、节中促销:航司让利抢货:厦门、深圳等地航司已陆续放出节中特价,ORD/JFK预计CNY28-30/KG、LAX CNY25-26/KG;据北京货代朋友反馈,北京美线节中报价普遍低于CNY30/KG,洛杉矶方向甚至出现CNY25/KG的低价,较节前降幅超约20%。但华东地区PO(D0)节中取消PVG-LAX 三班;对于节中LAX的市场价格起到维稳支撑作用。
核心驱动因素
1、假期效应:货源供给的硬性中断:8天长假导致生产与运输全面停滞,预计影响货量约数万吨,是节中需求断崖式下滑的核心诱因,且节后复工需3-5天,进一步拉长需求真空期。
2、海运替代:短期支撑力度有限: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停航美西TP9、WC6等航线,有一定的紧急货量转向空运,对节前美西运价形成支撑。但海运整体运价低,长期替代动力不足。
3、政策预期:短期抢运与长期观望并存:美国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部分企业赶在窗口期前抢运高附加值货物,带动9月底出货小高峰;但关税政策长期不确定性抑制企业长期备货意愿,Q4旺季预期持续降温。
主要风险预警
1、运力调整风险:若JFK航线航班取消超预期(目前KE等已取消部分班次),或收窄运价跌幅;反之,华东新增包机运力若集中释放,将加剧节中价格战。
2、货量不及预期风险:WK39台风积压货实际释放规模若低于1万吨,节前运价将失去核心支撑,可能提前1-2天进入下行通道,ORD航线或可能下跌。
3、政策变动风险:美国关税豁免取消后续细则若落地,涉及的家庭消费品、服饰等品类货量可能再降5%,进一步压制市场需求。同时需要密切关注航空燃油价格的波动对于运力成本的直接影响。
美西航线(LAX/SFO)
9月29日-10月3日:海运替代与重货补量支撑舱位利用率70%-75%,运价稳定在CNY33-35/KG(上海CNY34-35/KG、深圳CNY33-34/KG),SFO因华北货量分流略低1-2元/KG。
10月4日-10月5日:货源断层叠加航司促销,运价有可能会下跌,但是华东地区PO(D0)节中取消PVG-LAX 三班;对于节中LAX的价格维稳是有作用的,SFO航线受华北低迷拖累,有可能下探到低于CNY28/KG。
美东航线(ORD/JFK)
9月29日-10月3日:制造业零部件货量支撑ORD航线运价CNY36-39/KG;JFK因部分航班取消(CA减少2班、QF取消D7班次),舱位紧张带动运价涨至CNY37-39/KG。
10月4日-10月5日:需求下滑主导运价回落,ORD航线降至CNY32-33/KG;JFK受运力收缩缓冲,跌幅收窄至CNY33-35/KG。
区域始发价差
华东:价格最坚挺,节前美西CNY34-35/KG、美东CNY37-38/KG,节中降幅控制在5-6元/KG。
华南:价格波动较大,节前美西报价跨度CNY32-37/KG,节中有可能跌破CNY30/KGY以下。
华北:相对华东和华南,华北全程低迷,节中美西有可能
1、短期(10.6-10.12):节后工厂复工较为缓慢,货量恢复至节前水平需3-5天,运价维持低位运行,美西预计CNY28-29/KG,美东CNY30-33/KG,预计较难有快速明显反弹。
2、中期(Q4):11月中下旬“黑五”备货或带动需求边际回升,但受美国消费疲软与运力过剩影响,运价反弹高度有限。若中美关税政策出现实质性宽松,或推动货量超预期增长。
针对性建议
1、货主端:
紧急货(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优先锁定9.29-10.1舱位,规避节前最后两天的排仓风险,同时预留10%-15%缓冲舱位应对突发运力调整。
非时效货(常规普货、电商补货)推迟至10.4日后出运,有机会利用节中促销可节省可观运费,电商客户可优先选择包机尾货资源降低成本。
建立关税敏感性评估模型,高附加值电子类商品留足空运弹性,低毛利消费品转向“海运+海外仓”模式,对冲政策风险。
2、货代端:
节前聚焦重货与制造业客户,锁定高毛利货源,控制普货订舱比例
布局芝加哥、亚特兰大等二级枢纽“保价舱”,作为JFK、LAX拥堵时的备选方案,提升时效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