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下旬,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释出2025年“黑五网一”大促信号。与往年相比,今年一个显著趋势是促销周期再次拉长,例如Temu美国站大促今日启动预热,TikTok面向POP卖家的大促活动将在11月上旬展开,亚马逊进入秒杀提报。
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们也呈现出强大的购物意愿。例如拉美市场,谷歌调研显示,89%的巴西消费者认可黑五为全国最重要促销节点,54%的消费者为此提前储蓄。欧洲市场同样升温,YouGov2025年报告显示,德国消费者参与黑五的意愿从去年的30%提升至38%,英国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
面对持续近两个月的超长促销季,卖家需尽早完成选品、备货与物流规划。除了常规的圣诞礼物、玩具、3C电子和美妆产品,更关键的是洞察并利用“信息差”,精准切入细分市场,实现突围。
黑五网一,不只是大牌跑量的主场,也是中小卖家试水新趋势、测试新单品的最佳时机。重新审视跨境电商选品的底层逻辑,我们发现,掌握信息差才是跨境选品的关键。
1、本土差:立足本地化刚需
先研究本土真实需求,而非盲目追求差异化
当绿色消费成为家居领域的重要卖点,中国藤编也顺势出海,甚至闯入Dior的供应链,一笔订单就达200万元,然而,一位家居卖家冲者”天然环保“的卖点,将国内流行的 “竹编收纳筐” 卖往欧洲,最后却亏本十几万。因为他发现,由于竹编材质与当地潮湿的气候完全不匹配,容易受潮发霉,塑料收纳在欧洲家庭更受欢迎。
图/豆包AI
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与他们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家居园艺用品的兴起与欧美庭院生活强联系,黑五期间节日用品的火爆与圣诞等庆典相关联。
看清主流趋势是进入目标市场的第一步,掌握本土化需求,才能正确踏出下一步。
2、需求差:挖掘未被满足的需求
掌握了本土化刚需,现在我们需要做差异化选品。
在消费者痛点中寻找差异化机会
过去几年,宠物智能赛道崛起,智能喂食器在欧美需求激增。一位卖家却在众多产品的评论区发现一个共同的差评——“无法远程控制”,发现这一痛点后,这位卖家推出“支持5G联网+语音提醒”的升级款智能喂食器,不仅凭借差异化功能实现月销2000+单,还依靠比竞品高10美金的定价实现客单价的跃升。
挖掘消费者没意识到的需求
9月份TikTok美国站一款配备魔杖遥控器的无焰蜡烛近期销量激增,30天售出3.35万单,销售额近40万美元,该产品通过电池供电,适用于室内外节日装饰,用户可通过魔法造型遥控器轻松控制开关。魔杖遥控器不仅让操作更方便,更增添了节日氛围。
图/EchoTik
3、认知差&场景差:换个场景卖
利用“中国制造低价+欧美场景溢价”的认知差
2024年,浙江台州某电动车企业发现欧美家庭对短途交通工具的需求缺口,将国内售价3000元的电动三轮车(俗称“三蹦子”)改良后,以1.5万美元单价出口至美国、欧洲市场,单月净利润突破200万元。立足于欧美户外场景刚需,“中国制造低价+欧美场景溢价”的认知差,将普通工业品转化为“潮流单品”。
过时产品变身为复古情怀
俄罗斯近期掀起复古科技消费热潮,据Avito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MP3播放器销量同比增长15%,苹果iPod增长28%,CD播放器增长23%。任天堂复古游戏机销量飙升48%,胶卷相机需求增长9%,Y2K风格翻盖手机火爆市场。
图/任天堂红白机
这些现象均反映出俄罗斯消费者对千禧年复古科技的情感需求与收藏趋势持续升温。时值黑五,这类产品更适合被包装成礼品赠送。过时产品转变为复古情怀的载体,这一认知差为跨境卖家提供了电子产品出海新方向。
4、时间差:快速响应细分市场
掌握时间差选品,也就是领先他人发现并快速响应新兴的细分需求。穿戴甲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传统美甲服务昂贵且费时间,立足美甲爱好者需要款式多样、佩戴便捷、无损伤的美甲产品的需求,连云港穿戴甲产业通过不断创新,带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80亿元,其中跨境出口占30%,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图/豆包AI
此外,宠物雨衣、AI眼镜的热卖,也是由于卖家提前发现细分市场的需求,通过快于市场来抓住第一波红利。
但选品成功的前提是供应链快速响应的能力。为此,连云港创新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仓,企业足不出县就能完成报关出口。跨境产业园的企业能获得市场分析、客户定位服务,还能对接运营、物流等全产业链资源。
5、价格差&平台差
中国产仓鼠陶瓷窝采购成本约6元人民币,在海外手工创意平台Etsy上售价可达22美元,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存在巨大价差。
图/豆包AI
在各个电商平台的价差也同样鲜明,例如化妆刷品牌MAANGE在货架电商被比价场景围绕,利润一再被挤压,而进入社交电商平台后,通过内容场提升溢价,客单价从6美金涨到20多美金,涨价之后单量依然持续增加。
Temu整体为低价市场,亚马逊更适合中高端价位。掌握多平台的客群画像制定销售路线,有利于提升客单价。
6、资源差&政策差
产业带出海资源
长沙县汽车产业带是一个典型范例。它并非单一企业单打独斗,而是汇聚了13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从整车集成、电池系统到智能网联的完整产业链,年整车设计产能高达112万辆。借助完整的供应链和制造资源,企业可以更高效地获取行业信息、上下游资源及政策红利,从而更快地开展跨境业务。
面对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许多中国卖家探索了有效应对策略。一个关键策略是采用海外仓模式。商家将货物批量提前备至目的国或周边国家的海外仓,订单产生后直接从本地发货。这不仅将物流时效从10天以上缩短至数日内,提升了消费体验,更在关税政策突变时规避直邮清关延误、成本飙升的风险。同时,卖家们通过分散市场风险来增强业务稳定性。例如在多地设立海外仓实现协同共享,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进行多平台、多市场的布局有助于利用资源差和信息差,不仅能更大程度挖掘品类潜力,更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
对于希望快速切入新市场但资源有限的中小卖家而言,可以借助专注于多渠道分销的服务,例如亿迈跨境分销,将产品高效渗透至更多元的销售场景,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竞争。通过多元化的布局和精准的选品,卖家才能在全球市场的风浪中稳健前行,赢得可持续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