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出海网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10-15 16:50:32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严重受损:圣诞树进口8月降58%、9月降70%,玩具商Huntar减产60-70%并裁员1/3,LED照明企业破产增40%,8月制造业PMI降至48.2(2019年以来最低)。中国对美集装箱进口量降22.9%,但整体出口9月增8.3%,对欧盟、东南亚和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4%、15.6%和56.4%。企业通过多元策略应对:爱丽家居在墨西哥建厂实现“北美产北美销”;箱包品牌BODIARY转战TikTok东南亚站,日销从2000美元升至2万美元;南通喜腾研发TSA锁、刹车轮等专利,产品在亚马逊日本站溢价3倍仍畅销,印证技术创新与市场转移的有效性。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我们的进口产品减少了25%。今年肯定会出现供应短缺现象。”美国最大的人造圣诞树进口商之一、国民圣诞树公司(音译)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巴特勒坦言。

该公司的圣诞树8月进口量同比下降58%,9月降幅更是急剧下滑至70%。

圣诞树仅仅是美国供应链危机的冰山一角。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全面实施,汽车制造、医药产品、电子产品等多个关键行业都开始感受到供应链的压力。

01、圣诞树的寒冬

圣诞树的灯光本应照亮冬日的温馨,如今却映照出美国供应链的裂痕。每年第三季度本是美国圣诞用品进口的关键期,但今年的港口却格外冷清。

进口数据追踪机构ImportGenius的研究主管威廉·乔治指出:“10月是国民圣诞树公司进口商品的最后一个关键月份,但在进口旺季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似乎预示着今年圣诞零售季的前景不容乐观。”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unsplash

这场圣诞树的供应危机,仅仅是美国高关税政策下整体进口萎缩的一个缩影。

根据美国海关最新统计,9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同比下降8.4%,而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进口量更是大幅下滑22.9%。即使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的市场份额在扩大,但这些替代市场的增长仍难以完全弥补从中国进口减少留下的巨大缺口。

在成本的天平上,美国制造毫无优势。一棵在美国生产的圣诞树,价格可能是进口树的2.5至3倍。高昂的成本让产业回流沦为美好幻想。

面对成本压力,国民圣诞树公司不得不将商品售价提高约10%,这笔额外成本最终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这一现象正在各行各业重复上演。

02、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当圣诞树率先亮起供应短缺的红灯,整个贸易生态的多米诺骨牌随之开始倒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感受到这场变局的连锁效应。

在玩具制造领域,压力尤为显著。

数据显示,美国市场约有80%的玩具依赖中国制造。广东的美资玩具工厂Huntar今年关税战以来,接连收到大批取消订单,这家拥有42年历史的企业被迫将生产规模缩减60%-70%,并裁撤了三分之一员工。

北美玩具分销商Everest Toys也因此停业,分销网络几近瘫痪。货架上的玩具日渐稀缺,而中国的工厂却出现生产线闲置、订单骤减的景象,这种强烈反差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everesttoys

家居行业同样风雨飘摇。

美国主要家居零售商面临供应紧张,库存周转周期明显延长。行业龙头索菲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8%,净利润更是骤降43.43%。

从美国大型卖场到中国生产基地,供需失衡的压力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中被无限放大。

LED照明产业的冲击则呈现双向效应。

中国供应受阻导致美国部分LED产品价格上涨,美国部分市政照明工程被迫延期。

2025年1-5月,全国已有超过60家照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同比激增40%,显示产业链上下游均受到严重冲击。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pxhere

这场关税风暴波及到了整个美国制造业。

根据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美国制造业指数降至48.2.创下2019年疫情前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制造业已经进入长期的收缩期。

纸制品、机械、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的生产商纷纷报告,关税加征导致的成本上涨使得生产效率下降。美国许多工厂在不断上升的关税和运输成本压力下,生产周期延长,甚至部分工厂不得不关闭生产线。

在这些行业中,关税引发的成本增加和供应链中断成为了普遍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制造商来说,进口关税无疑加剧了他们的生产困境。

03、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当关税的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全球供应链正经历一场无声却深刻的变革。

企业不再被动等待政策转向,而是主动修正航线,用更灵活的策略去穿越不确定的贸易迷雾。

1、积极调整供应链布局

为规避关税壁垒,许多企业已启动 “中国+1” 战略,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国,或通过海外仓前置备货,以有效降低政策风险。

其中,墨西哥凭借其《美墨加协定》(USMCA)成员国的身份,成为关键的“政策跳板”。

家居建材行业的爱丽家居是一个典型案例。基于数年前的形势判断,爱丽家居前瞻性地在北美布局建厂。其墨西哥工厂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致力于打造一个“北美产、北美销,以北美供北美”的供应链闭环。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eletile

2、市场多元化,开辟新蓝海

当美国市场因高关税而充满不确定性时,中国企业的目光已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许多企业正加速开拓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以东南亚为例,其庞大的年轻人口和持续增长的电商规模,吸引了大量中国商家。例如,箱包品牌 BODIARY 入驻TikTok Shop东南亚站后,通过成熟的直播间运营,迅速将日均销售额从2000美元提升至2万美元。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TikTok

尽管中国对美出口有所下降,但对欧盟、东南亚和非洲的出口分别实现了14%、15.6%和56.4%的显著增长。

3、用技术创新驱动价值提升

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深刻意识到,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是汽车企业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此构建技术壁垒。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宁德时代也增长了约17%,助推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于8月份单月突破20%。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也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了高溢价。例如,南通喜腾箱包联合科研机构研发了TSA海关锁和刹车轮等专利技术,其产品在亚马逊日本站的售价达到同类产品的3倍,依然畅销。

预警!关税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正在蔓延,下一波倒闭潮会轮到谁?

图源:南通日报

海关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关税压力,中国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3%,创下自3月以来的最快增速。这一数据印证了中国出口的韧性,也表明灵活的战略正在发挥作用。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供应链震荡正跨行业、跨国界蔓延。

从美国的空货架到中国的闲置工厂,从消费者的期待到生产者的生计,贸易变局的涟漪正不断扩散。每一个取消的订单、每一条停滞的生产线,都像是在提醒世界:高关税下,没有产业能独善其身。

但危机是压力也是机会。贸易风暴或许会让一些旧秩序崩塌,但在波涛之上,智慧与韧性总能找到新的航线。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