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美国对中国低速电动车挥出贸易重拳,一轮“双反”调查让整个行业陷入寒冬。
就在同行们纷纷收缩战线之际,一家来自浙江丽水的企业却上演了令人瞠目的逆袭。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猛增101.27%,北美市场贡献了其近八成的营收。

图源:涛涛车业2025第三季度报告
这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一场始于十年前的精准预判。当其他企业还在国内市场血拼价格时,涛涛车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社区。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郊区家庭对便捷出行的真实渴望,以及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百亿级市场。
2015年,浙江丽水,一家名为“涛涛车业”的公司在不起眼处诞生。
与当时众多扎根本土市场的制造企业不同,这家公司从诞生之初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避开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扬帆出海。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06年。创始人曹马涛,这位本可安心继承家族安全门产业的年轻人,随父亲赴美考察时,在美国郊区的社区街道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巧的电动车穿梭在社区之间,载着主妇采购日用品,载着老人前往高尔夫球场,载着孩子穿行于邻里巷陌。
这种在中国被称为“老头乐”的车辆,在美国郊区找到了独特的生存土壤。“这里需要更便捷、更环保的短途出行工具。”曹马涛敏锐地意识到。

图源:taomotor
经过近十年的观察与筹备,曹马涛最终选择了一条在当时看来颇为“笨重”的路径:自建工厂、自有品牌、自建跨境渠道。这个决定让涛涛车业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非常艰难,但也更坚实的道路。
如今,涛涛车业的产品已经驶入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街道。从美国郊区的私家车道,到欧洲古老街道的转角,都能看到这些小巧灵活的身影。这种“全球广度与区域深度”并重的市场布局,让涛涛车业在波澜起伏的全球贸易中站稳了脚跟。
在2025年上半年,涛涛车业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已达64.77%。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中国制造企业从代工出口到品牌出海的完美蜕变。
真正的考验在2024年7月来临。美国对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发起“双反”调查,初裁税率最高达248.16%。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风暴,让许多同行企业措手不及。
但涛涛车业早已布好棋局。
越南生产基地的流水线在危机来临前就已加速运转;美国本土化工厂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提上日程。这个“中国+东南亚+北美”的产能布局,如同一把巧妙的钥匙,打开了贸易壁垒的锁。

图源:taomotor
2025年第三季度涛涛车业营收27.73亿元,同比增长24.89%;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猛增101.27%。这些数字背后,是越南工厂灯火通明的生产线,是美国工厂即将完成的首批本土制造车辆,是泰国工地上的繁忙景象。
涛涛车业意识到,要想在北美市场真正扎根,必须告别传统的代工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公司构建了双品牌矩阵,GOTRAX品牌主打“新潮、环保、高性能”,专注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轻型电动工具,精准定位年轻人和城市通勤族;而DENAGO则走“高端、专业、活力”路线,聚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自行车等,目标直指中高消费群体。

图源:taomotor
这套组合拳的精妙之处在于,让不同年龄、收入和生活方式的美国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案。
有了清晰的品牌定位,涛涛车业开始了一场立体化的品牌渗透。
在线上,他们不再是生硬地投放广告,而是巧妙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在TikTok上,你会看到GOTRAX滑板车伴着动感音乐穿越山路的精彩视频;在YouTube上,DENAGO则通过与NBA球星的合作,展现其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

图源:TikTok
在与微剧情达人@kevahnebron的合作中,一这条充满美式幽默的短剧,没有一句生硬推销,却让产品自然地融入了美国青少年的社交场景。

图源:TikTok
线下,涛涛车业的身影活跃在PGA高尔夫展、NASCAR赛车场等极具美国文化特色的场合。这不仅是品牌曝光,更是一种文化认同。

图源:taomotor
通过独立站和会员系统,涛涛车业持续收集用户的骑行偏好与反馈。这些宝贵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回流,指导着新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形成了一个“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完美闭环。
如今,在北美各地的社区、校园、球场,涛涛车业的产品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属性,成为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当产品从“被使用”升级为“被分享”,涛涛车业完成了从卖货思维到生态运营的关键一跃。
从620家高端经销商的专业展厅,到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商超的醒目货架,再到亚马逊平台的精准推送,其产品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至市场的每个角落。

图源:taomotor
截至2025年6月,仅高尔夫球车领域的高端经销商就已突破230家,电动自行车高端经销商超过300家,并与全美规模领先的高尔夫球车大型连锁经销商建立了战略合作。
支撑这张庞大网络的,是一支超过250人的本土化运营团队。他们深入北美各地,如同品牌的神经末梢,敏锐地感知着市场的每一次脉动。正是基于这种深度本土化,涛涛车业在美国的销售基本不受贸易摩擦因素的影响,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图源:taomotor
但涛涛车业的棋盘远不止于此。
2025年7月,涛涛车业与机器人创新企业宇树科技的一场签约,悄然揭开了更大的战略布局。与此同时,在DENAGO的工程师们正在为高尔夫球车注入无人驾驶技术。

图源:涛涛车业公众号
然而,真正让涛涛车业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脱颖而出的,是其成功构建的用户社群生态。
在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主流社交平台上,用户自发创作的品牌内容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些真实的使用场景和情感故事,让产品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了连接用户情感的载体。
涛涛车业的征途,映照着中国制造出海的新轨迹。
在这个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出口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危机中也孕育着新的生机。那些能够深度融入当地社会肌理,从“卖产品”转向“经营用户生活”的企业,正在开辟出一条更具韧性的全球化路径。
从丽水的制造车间到北美家庭的车库,涛涛车业用十年时间验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地理范围的简单扩张,而是价值创造的深度重构。
当产品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当品牌与当地文化水乳交融,贸易壁垒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这条路,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在下一个十年破浪前行的航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