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台可通过 App 控制香味浓度的智能香薰机,拿下了 7500 万美元(约 5.34 亿元)营收,累计销量突破 400 万台。在亚马逊香薰类目中长期稳居榜单前列;App 下载量一年增长 30%,用户复购率高达 80%。
在北美,“香薰机”是如何成为与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并列的“家居标配”?
接下来,InsMark 带你深度洞察。
在古罗马时代,香料被用来净化空气、祭祀神灵;到了中世纪,香薰更成为贵族宅邸里抵御瘟疫与异味的“隐形防线”。那时的欧洲城市尚无完善的排污系统,街巷间弥漫着粪便、污水与皮革作坊的腥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样的环境里,香薰是一种生理本能的防御。贵族会在地板上撒满干燥的薰衣草、百里香、迷迭香,用草本香气掩盖恶臭;普通人则燃烧香木与树脂,以“气味的洁净”抵御瘴气与疾病。
从功能逻辑上看,香薰的出现与香水极为相似——它诞生于无法清洁的现实,是对“脏乱”与“焦虑”的嗅觉补偿,也是一种心理安慰。正因如此,香薰被赋予“净化”“庇护”“疗愈”等象征意义,成为欧洲生活文化中带有精神寄托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香薰的意义发生了转变。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与精神压力蔓延,它从“掩盖异味的实用品”变为“调节情绪的氛围品”。
二战后,美国兴起“香气心理学(Aromachology)”,研究气味与情绪、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柑橘香能激发活力,薰衣草助眠放松,木质调带来安全感,花香调则能带来愉悦心情。
这意味着,欧美消费者开始愿意为“气味的幸福感”付费。香薰也从“生活仪式”演化为“生活必需”,成为现代家庭中情绪疗愈与空间设计的关键元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家庭消费时代后,香薰产品经历了三次重要演变:从香薰蜡烛,到插电式扩香器,再到如今的智能香薰机。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希望“香味”也能被掌控、被定制,具有更多情绪温度。而今天要讲的品牌——Pura,正是抓住了这个需求的拐点。
Pura 的故事,始于一个对气味痴迷的人。Richie Stapler 是斯坦福大学的工业设计学生,也是一个对香味极度敏感的“香水狂人”。那时他每天都带着三瓶香水出门,根据心情“调香换味”。在别人眼中或许只是小癖好,但对他来说,香气是控制情绪的开关。
久而久之,一个念头在他脑中发酵:灯光可以自动调节,也可以声控,那香气为什么不能也智能一点?
直到一次校友聚会,他遇见了同样痴迷气味技术的理工男 Bruno Lima。两人一拍即合,2014 年,Pura 在犹他州的一个车库里诞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时的智能家居正在爆发,语音音箱、恒温控制、自动灯光正走入千家万户,视觉、听觉、触觉都被数字化,而“嗅觉”仍是一片空白。
这正是 Pura 的机会窗口。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 1276.7 亿美元,到 2034 年预计增长至 1.4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7.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此同时,家用香薰赛道也在稳步扩张,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141.7 亿美元,2030 年增至 195.7 亿美元,年均增速约 6.7%,其中北美依然是最大市场,占比约 3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两个庞大的市场之间,始终隔着一道“气味的空白地带”。Pura 想做的,就是让‘智能 + 香气’成为家中的第五种感官体验。
传统香薰蜡烛和喷雾的香气释放,受限于温度和空气流动,香味浓淡不可控,覆盖时间难预测。Pura 的创新在于:把“被动释放”变成“主动体验”。
通过 Wi-Fi 连接 App,用户可插入两瓶香薰,自由设定香味浓度、喷雾频率与使用时长。系统还能根据房间大小与温度自动调整扩香强度,让香味始终保持恰到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可控”只是智能的开始,Pura 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能感知”。
它能理解用户的生活节奏:清晨自动切换柑橘香,帮助提神;夜晚释放薰衣草,让空间沉静;外出时自动暂停喷雾,既节省香料又避免浪费;儿童房默认低敏温和香型,确保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85% 用户认为这种“感知式控香体验”是他们坚持使用 Pura 的核心原因。也正是这种从功能到感知的跃迁,让 Pura 成为智能香薰的代名词。
如果说“智能化”帮助 Pura 快速打开市场,那么真正构筑品牌护城河的,是它围绕“香薰”打造的完整生活生态系统。
1、香薰内容多样化
Pura 拥有内部香薰实验室,每季度推出新香型,精细覆盖节令与情绪场景:秋冬上新“南瓜香料拿铁”,春日发布“白茶花园”,夏季主推“海盐薄荷”。
此外,它还与高端香薰品牌合作联名,如 Capri Blue、Aēsop、Anthropologie 等,让熟悉的香气在全新介质中被重新演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让 Pura 的香薰 SKU 同比增长 40%,既提升品牌调性,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偏好。
2、不同空间的场景渗透
Pura 的产品矩阵覆盖家庭所有空间:Pura Mini 主打卧室与书房,Pura 4 适用于中型客厅,Pura Plus 面向大户型覆盖,Pura Car 与 Car Pro 则把香气延伸到日常通勤。
价格策略也极具亲和力:家用起价 34.99 美元,车载版本 74.99 美元,既保持科技质感,又降低尝鲜门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订阅机制推动长期关系
Pura 最聪明的一步,是把香薰消费从“买一次”变成“长效陪伴”。
用户可选择月度或季度自动补充计划,App 根据使用频率推送更换建议并自动配送,避免香气中断。
这种高度便利的机制,降低用户决策成本,稳固复购率,形成了智能香薰领域罕见的 80% 复购率。
香味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它成为品牌叙事?Pura 的答案是,让香气与生活场景绑定,用故事与体验建立共鸣。
1、让香气成为“社媒语言”
Pura 在各平台的内容策略分工明确:
Instagram(34 万粉丝):以光线、织物、空间构建“香气美学”,传递生活仪式感;
TikTok(7.2 万粉丝):以短视频演绎香薰切换的“氛围瞬间”,鼓励用户分享自定义香薰模板;
Facebook(8 万粉丝):聚焦社区运营,品牌团队亲自回复用户评论,建立情感信任。
当香气成为社交语言,下一步就是让它被更生动地传播——靠红人内容。
2、红人内容,成为传播容器
在北美市场,Pura 把红人营销变成了一场“生活化教学”,讲故事比卖功能更重要。
例如,拥有千万粉丝的 KOL:Abbie Herbert 发布过一支时长不足一分钟的视频,展示品牌与迪士尼联名的智能香薰机。
画面开头,她将香薰插入设备并接通电源,镜头记录下香气在卧室中弥散的过程。随后,她悄悄布置好场景,准备给丈夫一个惊喜。当丈夫推门而入时,房间里弥漫着带有魔法感的甜香调,他露出惊讶的表情。镜头再转,Abbie 换上了《冰雪奇缘》中 ELSA 的造型,氛围轻松又幽默。
视频节奏轻快,情感自然,既展现产品外观与功能,又借助迪士尼的情绪符号强化记忆点。上线后播放量破千万,点赞超 300 万。
另一位中腰部红人:averyywoods 的视频更贴近日常。开场她轻描淡写地说:“今天带女儿去喝咖啡。”镜头切换到车内,她笑着对观众说:“几乎每个坐我车的人都问,为什么这么香。”
接着她补充:“其实我经常在车上吃麦当劳和炸鸡。”这句自然对比让观众会心一笑,她顺势揭开车载香薰盖,展示 Pura Car 的香薰瓶,并演示插入与 App 设置。女儿好奇地凑近嗅闻,两人互动自然又温馨。
视频以真实生活叙事传递产品价值,评论区涌现大量“我也想试同款”的留言,实现从故事到转化的闭环。
3、用户共创UGC内容
Pura 还通过 #PuraHack 话题,邀请创作者围绕真实生活场景共创内容。许多生活与家居类红人拍摄“晨跑提神”“夜归放松”“阅读与木质香气”等短片,展现智能香薰如何融入日常;亲子类创作者则强调低频喷雾、安全配方与儿童友好体验。
不同用户的演绎让香气拥有更多生活语境,也让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形成持续内容增量。
在线上,Pura 采取“官网 + 亚马逊”双轨运营,电商渠道贡献超过 60% 营收;
在线下,则与 Target 合作设置“气味体验站”,让消费者在真实空间中闻香选型,再扫码跳转 App 设置模式。
Pura 对独立站进行了“去负担化”重构。打开首页,用户不会被海量香型淹没,而是每个场景都有入口。系统自动匹配两款香薰组合并生成推荐时间表,整个购买流程不到两分钟。结账时弹出“订阅首单优惠”,用户轻点即可开启定期补充。
用户无需研究香调,也不用担心搭配冲突,后台系统已计算香型兼容度、使用频率与更换周期。截至目前,独立站月访问量已达 260 万,其中近一半来自直接流量。
Pura 的故事,是香薰科技化的故事,也是一场让智能家居更有人味的改变。
对正在出海的中国品牌而言,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全球化,不只是输出产品,更需要理解,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