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五第一天,纯自然流单站点出到200单”,一位TikTok Shop欧洲站卖家捷报频传;玩具品类卖家订单从平日数百单猛增至两千多单,实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另一边,有近八成亚马逊卖家表示销量远不及预期,广告投入如石沉大海,排名不升反降,利润空间被极限压缩。更有甚者因系统BUG强制降价,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困境。
一边是订单翻倍、自然流爆发,一边是流量低迷、利润见底,今年黑五“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格外凸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最前线的卖家们正经历着真实的悲欢。
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直言业绩与平日无异,更有人无奈亏本经营。
卖家们面临的困境比单纯的销量不佳更为复杂。一方面,是令人困惑的“流量悖论”,同样的单量,排名却大幅下滑,广告投入如石沉大海。“天天70+aocs,这谁顶得住?”

图源: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
另一方面,是更为直接的利润挤压。在运动户外等核心类目,平台自营产品与头部品牌的双重压力让中小卖家难以喘息。
与此同时,“头部品牌都在降价卷了,我们下面的更惨”,一位卖家道出了利润空间被极限压缩的普遍困境。

图源: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
黑五大促期间,亚马逊平台出现大面积技术问题,成为压垮众多卖家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强制降价BUG,让众多卖家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困境。


图源: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
与此同时,布局多元化的卖家则在其他平台上找到了增长绿洲。
有TikTok Shop欧洲站卖家分享:“黑五第一天,纯自然流单站点出到200单”,客单价与ROI均令人满意;玩具品类卖家更是迎来爆发,订单从平日数百单猛增至两千多单。
他们的成功,验证了在碎片化的流量时代,“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图源:小红书
一位资深卖家的感慨代表了众多从业者的心声:"现在的大促,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活得久。"
卖家们的不同境遇,恰恰折射出今年黑五最核心的变化:平台格局正在剧烈分化。
菜鸟网络位于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的海外仓近日迎来今年黑五的首波订单洪峰,单日发货量峰值较日均水平实现三位数增长,订单处理能力提升近三倍,以99%的24小时出库及时率,支撑着前端平台的激烈厮杀。
今年黑五大促,各主要跨境电商平台表现分化,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竞争格局。以TikTok Shop和速卖通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增长迅猛,而传统巨头亚马逊则面临严峻挑战。

TikTok Shop:内容驱动,记录亮眼
TikTok Shop凭借其强大的内容生态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在美区市场,其首周战绩尤为突出,单日销售额最高峰值达到200万美元。直播电商模式展现出巨大潜力,平台上有超过300个直播间的销售额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
在商业模式上,无论是POP自运营品牌,还是全托管模式的核心货品,均实现了倍数级增长,验证了“内容即货架”新模式的商业活力。


图源:TikClub点绘环球公众号
速卖通:欧洲突破,挑战巨头
速卖通在今年黑五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其市场声量与下载量显著提升。
在黑五大促首日,其App在欧洲市场的下载量超越了电商巨头亚马逊。

图源:sensor tower
更有多达超200个品牌在速卖通平台的日均销售额,达到了其亚马逊店铺同期销售额的两倍以上,显示出其对品牌商家的强大吸引力与增长潜力。
亚马逊:遭遇滑铁卢,卖家承压
与新兴平台的昂扬态势相反,传统霸主亚马逊在今年黑五遭遇了“滑铁卢”。
平台层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包括引发争议的强制降价政策、广告系统故障及频繁的系统报错,严重影响了购物体验与运营效率。
据反馈,有近八成卖家表示其黑五销量远不及预期,普遍反映出在激烈竞争和平台政策变动下所承受的巨大经营压力。
Temu / SHEIN:
在英国市场,Temu与SHEIN的热度紧随亚马逊之后,分别有22% 和 21% 的消费者将其作为黑五首选,二者占有率不相上下。
无论是TikTok Shop凭借内容场实现的爆发式增长,还是Temu以超长周期贯彻的极致低价策略,抑或是亚马逊在卖家争议中推行的规则调整,都共同指向了几个不可逆转的核心趋势:大促周期正从“闪电战”演变为“长期战”,竞争格局从一家独大走向多极博弈,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卖家,都在市场洗礼中变得更加理性。
趋势一:长周期常态化
黑五的日历正在被重新书写。曾几何时,11月第四个星期五的24小时是全年最重要的销售窗口;而2025年,这个窗口已经扩展为持续整个季度的漫长战役。
Temu凭借51天超长周期打“持久战”;TikTok Shop则从11月13日开启月余大促,以分阶段运营维持热度不退。传统平台也不得不跟进这一趋势。亚马逊将活动周期延长至12天,速卖通的战线同样横跨整个11月下旬。
这种集体性的周期拉长,反映了行业从追求"爆发力"到注重"持久力"的转变。
趋势二:竞争格局多极化
今年的黑五战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不同阵营各显神通。
内容电商阵营以TikTok Shop为代表,凭借"内容即货架"的新模式开辟第二战场。其推出的"百万黑五计划"通过高强度补贴,成功将流量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数据显示,其美妆类目通过直播带货,转化率较传统货架电商高出三倍以上。
低价王者阵营中,Temu继续高举"极致低价"旗帜。全托管模式下的供应链优势让其能够维持整个季度的价格攻势。然而,这种策略的背后是卖家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有供应商透露实际利润率已不足5%。
传统巨头阵营的亚马逊在今年黑五期间深陷争议漩涡。"历史售价"新规强制卖家基于90天价格历史提供更深折扣,大幅提高促销门槛。
此外,平台还面临多重压力:FBA费用持续上涨挤压利润,争端解决机制被指缺乏透明度,以及欧盟强化跨境电商监管带来的合规挑战。
这些问题正推动众多卖家加速多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趋势三:理性化浪潮
在通胀压力持续的背景之下,理性主义成为今年黑五的主旋律。
消费者端呈现出明显的"精明购物"特征。数据显示,比价软件在黑五期间使用量同比增长45%,"先研究后购买"成为主流消费模式。
卖家端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打细算。"我们不再盲目追求GMV,"一位同时运营多个平台的卖家表示,"每个促销决策都要经过严格的利润测算。"
卖家开始建立系统的风险防控机制,包括多平台分散风险、动态调整发货计划、严格管控现金流等。
虽然黑五已到,但大促“战争”仍在继续,究竟谁是最终赢家还未成定局。
洪流之下,旧的秩序正在松动,新的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个依靠单一平台、单点爆款就能躺赢的时代已经终结。
活下去,灵活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