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全球消费者雷达:关税政策实施前消费者信心已现衰退端倪》聚焦全球消费者在经济环境变化下的信心与消费趋势。报告通过对多个国家消费者的调查,揭示了不同国家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个人财务状况的感受、消费支出计划以及对关税政策的看法。
在经济前景预期方面,不同国家差异显著。中国和印度的消费者相对乐观,分别有 64% 和 62% 的受访者认为未来 5 年本国更可能迎来持续的好时光;而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消费者则较为悲观,如英国有 62% 的受访者预计本国会出现普遍失业或经济萧条时期,法国和德国持此观点的受访者比例分别达 64% 和 69%,美国和巴西的受访者对两种前景的预期较为接近,均为 41% 和 48% 。
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状况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且在过去六个月有所变化。在 2024 年 9 月至 2025 年 2 月期间,中国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稳定性的良好感受比例较高,维持在 60% 左右;而日本和巴西的这一比例相对较低,2025 年 2 月分别为 37% 和 38%。同时,受通胀影响,不同通胀水平国家的消费者感受也有所差异,低通胀国家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稳定性的良好感受比例相对较高。
尽管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状况感受不一,但更多消费者预计未来几个月会增加支出。从 2024 年 9 月到 2025 年 2 月,中国、印度等国家预计增加支出的消费者净比例较高,分别达到 58% 和 50%。不过,低收入家庭计划放缓甚至减少支出,这一趋势在各个国家都有所体现。
在消费支出类别方面,部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如家庭互联网服务、汽车和财产保险、汽车等,无论家庭收入高低,这些都是高优先级的支出领域。而美容、移动技术设备、家庭电子产品和电器、休闲旅游等领域的支出优先级则因家庭收入不同而有所差异。餐饮、零食、酒精饮料和服装等领域则被视为低优先级支出领域,无论收入高低,这些领域的支出预期相对较低。
对于关税政策,多数消费者认为其会加剧通胀并推高商品和服务价格。在参与调查的国家中,巴西、中国、法国等国家超 65% 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美国消费者对关税的负面看法愈发强烈,且对国家未来的悲观情绪加剧。支持关税的消费者往往对国家经济状况感觉良好,但对个人财务状况感到担忧;而反对关税的消费者预计未来六个月会增加支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预期通胀会上升,如在印度、巴西、美国和中国,反对关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将通胀作为增加支出的原因。
这些数据表明,全球消费者在经济前景预期、个人财务感受和消费支出计划上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关税政策对消费者情绪和支出意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这些趋势,根据不同国家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