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欧洲经济发展背景来看,自 2000 年起,欧洲经济历经多个阶段,整体呈现复苏、增长与波动的态势。2000-2008 年,欧洲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增长阶段,非欧盟国家因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平均增长率 4.6%,高于欧盟国家的 3.9%;2009-201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后逐步恢复,两类国家经济增长趋同;2019 年至今,俄乌战争加剧了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分国家而言,欧盟内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经济增长平稳,波兰除 2020 年外 GDP 始终正向增长,爱尔兰 2013 年后年均增长率达 8%;非欧盟国家中俄罗斯、英国等保持稳定增长,乌克兰则受疫情与战争影响经济跌至谷底。在人均 GDP 方面,欧盟内卢森堡、爱尔兰等国领先,非欧盟国家中瑞士、挪威、冰岛表现突出。同时,欧洲面临低生育率问题,但欧盟成员国在后疫情时代人口增长率高于非欧盟国家,体现出更强的经济韧性。
欧洲对外贸易整体保持稳定,2021 年后实现增长。2012-2020 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基本稳定在 13 万亿左右,保持顺差;2023 年出口额约 8.3 万亿、进口额约 8.4 万亿。贸易产品集中在机械器具、车辆制造、矿产品及化学工业产品领域,2023 年第 16 类机械器具类产品出口额 16873.97 亿美元、进口额 17249.56 亿美元,且第 5 类矿产品进口较多、第 6 类化学工业产品出口较多。欧盟国家在欧洲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 年欧盟国家出口额 6.78 万亿美元、进口额 6.68 万亿美元,占比约 78%,非欧盟国家出口额 1.87 万亿美元、进口额 1.92 万亿美元。细分产品来看,2023 年欧洲出口最多的是药品、重油制品等,进口最多的是石油原油、药品等。
在中欧贸易层面,首先需关注统计口径差异。欧洲各国统计局与中国海关统计总署数据存在不同,2023 年欧盟统计对中国贸易逆差 3505.1 亿美元,中国海关统计对欧盟贸易顺差 2199.70 亿美元,差异主要集中在 “欧盟进口 - 中国出口”,德国、荷兰等国差异明显,原因包括计价方式不同(如德国用 CIF 价格、中国用 FOB 价格)、转口贸易存在及统计方法差异等。
从贸易基本情况来看,2012-2023 年中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可分为三个阶段:2012-2016 年稳定在出口 4000 亿、进口 3000 亿水平;2016-2020 年稳定增长,顺差保持 1000 亿美元左右;2020-2023 年增长迅速,2023 年出口 7121.67 亿美元、进口 4984.58 亿美元,顺差 2137.09 亿美元,且同期中国对欧出口增幅 81%、进口增幅 74%,占中国总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均有上升。出口方面,2023 年中国对欧洲出口最多的是第 16 类机械器具,进口最多的是第 5 类矿产品。
在与欧盟国家贸易中,2023 年中欧进出口总额 7834.64 亿美元,近 10 年总体呈增长趋势,2021 年同比增长 26.53%,2023 年同比下降 7.59% 但较 2019 年增长 26.48%。德国是欧盟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荷兰是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前三大贸易伙伴德、荷、法的进出口额占比超 50%,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等国贸易增速较快。贸易产品集中在第 16 类机械器具,中国主要向欧盟出口锂离子蓄电池、智能手机等,进口燃油汽车、药品等。
与非欧盟国家贸易中,2023 年进出口总额 4287.19 亿美元,近 10 年总体增长,2021 年同比增长 35.24%,2023 年同比增长 12.24%。俄罗斯是非欧盟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前三大贸易伙伴俄、英、瑞的进出口额占比超 90%,白俄罗斯、瑞士增速较快。中国从非欧盟国家进口集中在第 5 类矿产品,出口集中在第 16 类机械器具和第 17 类运输设备,主要出口车辆、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进口石油原油等。
中欧贸易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如欧洲总体贸易稳定、欧盟占主导,爱尔兰、波兰或成未来发力点;中欧贸易统计有差异;贸易集中在德、荷、俄等国,中波、中荷贸易联系加强;贸易产品集中在第 16 类,中国对欧出口向新能源方向转变;中国锂电行业成支柱产业,锂电池优势明显但载人电车在欧市场规模不高。
针对中欧贸易长期发展,报告提出多项思路,包括促进长期稳定发展,维护自由贸易、反对孤立主义;挖掘合作潜力,开拓新增长点;重视统计差异,加强数据追踪与打击非法贸易;重视贸易平衡,扩大欧洲对华出口;重视新能源产业贸易合作,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等。
此外,报告还对德国及锂电行业进行了重点分析。德国 2024 年贸易总额 3.1 万亿美元,长期顺差,贸易产品集中在车辆、机械器具等,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但近年中德贸易有所收缩,锂离子蓄电池、汽车类产品前景良好。欧洲锂电行业方面,2023 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295 万辆,欧盟计划 2035 年禁售燃油车,未来欧洲或成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地,德国、匈牙利等是重要基地。中国是欧洲最主要的锂电池供应国,2023 年占欧洲锂电池进口的 50.75%,但中国锂电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海外政策限制、资源依赖进口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