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迹科技发布的《2025 年跨境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5 年 10 月版),基于大数据洞察与行业实践,全面剖析了当前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客群特征及未来趋势,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从市场突围到价值升级的清晰路径。报告指出,2025 年跨境物流行业已告别 “野蛮生长” 的粗放时代,进入以效率提升、价值竞争为核心的精耕细作阶段,2.79 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背后,是地缘政治、合规监管与消费需求变化交织下的机遇与挑战。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中国外贸的稳健增长为跨境物流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 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 21.79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二季度增速加快,预示下半年回暖势头延续,机电产品、“新三样” 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增长引擎,推动物流需求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市场规模方面,2025 年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18 万亿元,跨境物流规模同步达 2.79 万亿元,增速高于外贸整体水平,但行业增长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 美国取消 800 美元以下跨境小包免税政策、中美税务监管收紧,倒逼卖家摒弃粗放模式,聚焦合规清关与供应链重构,而物流企业则需通过海外仓布局、数字化通关等服务升级应对挑战。企业格局呈现 “金字塔型” 分散特征,截至 2025 年,全国跨境物流企业总量达 176563 家,2025 年增长率 8.73%,但 81% 的企业集中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超小型与中小企业占绝对主导,抗风险能力弱,头部企业则通过纵向供应链升级与横向全球网络拓展加速整合,TOP50 企业总体营收达 1662.8 亿元,同比增长 36.3%,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不同客群的物流需求分化显著,要求企业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亚马逊平台 104 万卖家中,65% 使用 FBA 模式,但纯自发货卖家增至 22 万家,反映中小卖家对成本控制与灵活性的诉求,家居、时尚、运动户外类目的大件商品需求上升,推动海外仓与大件物流方案升级;阿里巴巴国际站卖家以北美、南美市场为主,57.6% 集中于粤浙两省,4-5 星高质量卖家增长 33.2%,对物流时效与合规服务要求更高;独立站卖家虽以欧美高收入市场为主(占比超 85%),但中低流量卖家占比高,需稳定且高毛利的物流合作;海外直播店卖家则呈爆发式增长,全托管模式占比 40%,家居、3C、运动户外为核心类目,对弹性供应链与定制化包装需求迫切。传统外贸卖家受益于 “一带一路”,东亚、东南亚市场占比提升,海运仍为主流运输方式(企业数同比增长 94.6%),但空运因高附加值货物需求增长 25.7%,FOB、CIF 等低风险交货条款受青睐,同时对 “物流 + 金融” 等增值服务需求上升。
行业发展趋势已清晰指向数智化与价值升级。品牌卖家崛起与合规监管趋严并行,2024 年亚马逊品牌卖家超 600 万,中国品牌占比超 40%,高性价比商品推动经济型跨境专线创新;高潜力、高利润品类如消费电子、美妆等,要求物流服务突破 “高壁垒、高附加值” 领域,提供温湿度控制、高额保价等定制化方案;新兴平台如 Temu、TikTok Shop 与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量蓝海,独立站增长亮眼;供应链前置与本地化加速,预计 2025 年海外仓数量达 3500 个,面积 4500 万平方米,平台托管与中大件物流发力;AI 技术则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引擎,传统企业依赖的电话推销、陌拜等低效获客方式被 AI 驱动的精准拓客取代,案例显示,借助 AI 工具的企业意向客户数可提升 5 倍,获客效率从 20% 升至 80%,新人成单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3 天;高客单价战略成为突围内卷的关键,通过规模化获客与高利润客户价值挖掘,企业可从低价竞争转向 “物流 + 咨询 + 金融” 的综合服务,如针对欧洲市场提供清关税务专项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利润空间。
报告中的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数智化转型的价值:深圳某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探迹 AI 工具,每月意向客户从 1000 + 家增至 5000 + 家,获客效率提升 4 倍;浙江某供应链公司借助 AI 精准锁定家居品类高增长客户,每周筛选 300 家目标客户,销售出差效率提升 400%;上海某国际物流企业则通过 AI 工具将线索成本降低 90%,销售人员人效翻倍。这些实践表明,在行业变革期,率先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正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与精准服务构建护城河。
展望未来,跨境物流行业将迈向全链路可视化、供应链协同网络化与 AI 决策深度化的智慧生态,合规能力、数智化水平与服务差异化将成为竞争核心。正如报告所言,唯有以技术为引擎、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 2025 年后的行业格局中把握机遇,从同质化运力提供者转型为客户增长伙伴,共同推动跨境物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