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能出海吗?

未来,还能出海吗?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4-09 16:24:29
近日,美国颁布“对等关税”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此举引发全球经济震荡,股市暴跌,大宗商品遭遇抛售。高盛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45%。特朗普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但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全球市场渗透率及多元化市场布局,具备应对底气。中国企业应调整出海策略,实现本土化深耕,培育新市场,以应对长期不稳定的中美贸易关系。

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前几天美国颁布“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以及中国提出的对等反制措施。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看似是中美两大国的贸易战,但本质上是全球贸易大变局中的必经之路。起码从影响范围来看,我们都被迫成为了局中人,为此分担代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先简单回顾下事件:

4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亮相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生效。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且强硬: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六家美国企业的产品对华输出资质,还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措施。

一来一回,全球经济开始遭遇近年来少有的重大利空:股市暴跌,大宗商品遭遇恐慌性抛售。高盛本周甚至将美国GDP增速预测从之前的1.7%下调至0.5%,同时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45%,称美国正在进入“衰退倒计时”。

主动挑起“关税战”,是特朗普不惜让美国经济衰退为代价的一步险棋,直接结果是中美自建交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场关税战,它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对于国内刚刚兴起的“中国企业出海潮”,这一事件绝对称不上利好,但也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糟。那么,正在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出海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并做出哪些准备?

01.“对等关税”,只是特朗普的政治手段

中国对待国际事务,一般是不主动招惹,但遇事会冷静应对。这场关税战,中国肯定不愿意打,但对于有预谋的针对,躲不掉,那就打。

这一看似突发的事件,实则是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中的必然。特朗普政府不是临时起意,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是临时拟定。在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中,双方对彼此手上的牌都很清楚。

特朗普为什么要推出“对等关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随着近些年中国的崛起,美国近年历任政府都在思考如何遏制和打压中国,从卡脖子,到贸易战,美国长期的霸权思想,导致其无法接受国际上有第二股势力跟它平起平坐。

遏制就是唯一手段。

其次,美国近些年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矛盾叠加,导致其再无力支撑全球秩序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定位。插手国际事务,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自上世纪以来主动选择的国际生态位。说白了,就是通过给全世界“发红包”,再长期回收整体收益。

但新的局势是,美国近些年的增长乏力,加上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增大,美国再无力支撑全球秩序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定位。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决定美国停止红包发放,从放眼全球转为独善其身,与其他地区脱钩搞区域内循环,这是特朗普“MAGA”的关键举措之一。

针对以上两点,“对等关税”就是特朗普手里重要的一张牌。那么“对等关税”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一个公式:调整关税税率等于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除以美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美方设置为4)、关税转嫁至进口价格的比例(美方设置为0.25)、美国从贸易伙伴进口额这三者的乘积。

由于前两者相乘等于1,调整关税税率实际上等于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除以从贸易伙伴的进口额。这个税率除以2就是“对等税率”。

可以这样理解:美国认为与贸易伙伴之间有逆差就是吃亏,用逆差额除以贸易伙伴对美的进口额,这个比例姑且叫“吃亏比”。“对等关税”就是对“吃亏比”打上差不多是对半的折扣,加征给贸易伙伴。

例如,按照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美国从日本进口了1482亿美元商品,美国的贸易逆差为685亿美元,685÷1482=46%。46%就被认定为日本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率。于是对日本加征24%的对等关税。

再如中国,美方数据是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4389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为2954亿美元,2954÷4389=67%,所以对中国加征34%。

可见,“对等关税”并不完全是关税,它的政治意图大于经济意图。各国贸易伙伴如何承认了“对等关税”,就需要接受美国的高姿态,如果不承认“对等关税”,美国就会将其作为双边谈判的筹码。总之,这仍是美国为保证自身利益,一以贯之的霸道行径。

由于太过于无理,中国给予了反制措施,在两国现有经济体量之下,我们自然无法做出较大的让步。

02.危机关头,中国企业的三大应对底气

但必须承认,这场风波对中国的影响会很久,也很严重。

在所有对美贸易顺差的重点国家中,除了中国被征收34%的“对等关税”外,美国还向越南征收46%,向泰国征收36%,向印尼征收32%,向柬埔寨征收49%……

东南亚国家普遍被征收了40%以上,说明美国不仅要向中国加税,还要阻止中国企业通过向东南亚转移产能、规避美国关税的做法。

这些国家大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可以推断,短期内中国对美出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会在这轮中美关税战中承担更大的压力,成为重灾区。

但长期来看,我们也不缺少应对的底气:

首先,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商品存在真实需求,中国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短期内很难被替换,另外“对等关税”是普遍加征,美国进口商要从别的地方进口,关税也很高,美国并没有太多替代方案;

其次,中国产业链,已具备全球市场的高渗透率。因此即便美国可以更多从墨西哥、越南等地进口,它们的产品也离不开来大量自中国的核心零部件、设备、技术,或者就是中资企业在当地投资生产。

最后,尽管美国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出口市场,但随着近些年我们对欧盟国家、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等市场的培育,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也在逐渐下降,我们有机会将对外贸易的注意力,放在除美国外的其他地方,慢慢形成新市场、新体系。

中美这次关税战,像是两个大国的一场“懦夫博弈”,谁也打不死谁,但主动退让的一方势必将承受重大损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更有勇气的一方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我们不退让的底气,来自中国自己的产业能力。换句话说,相信中国制造优势,相信中国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几年前就经历过对美贸易战的中国,无论是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健全度,还是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都已大幅度提升。而美国面对反制时的恐慌和特朗普的无所顾忌,其实也印证了美国的衰退。

所以这几年有个明显趋势是,传统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停滞”了,经济停滞了,思想停滞了,更关键的是,绝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不再尝试去解决问题,老态龙钟又难以维持现状。

反观中国的发展像是处在三十多岁的年龄,依旧朝气蓬勃,依旧处于上升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就是,不怕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国与国之前的关系很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必要跟一个老年人较劲,他欺负你用相同措施反制就好。明面上的斗争并不会影响你个人事务的难易程度,你的课题还得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只不过你比别人都年轻,能吃得起亏。

03.“关税战”下,企业出海进入新阶段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之后,很多人会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苛刻的关税政策会让中国企业这轮出海潮就此断绝。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不会断绝,恰恰相反,新一轮的出海潮正在形成。只不过,这一次的出海潮中,那些粗放式、投机性企业会被淘汰,而那些能够开发新市场、新需求,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多元化的企业能够跑出来。

任何趋势面前,总少不了投机者。从2018年开始,虽然中国出海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投机性出海企业也逐渐增多。这类企业不遵循长期主义,往往只是看重当地市场机遇、短期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些只是因为贸易政策存在套利空间。

而这种投机性出海,既不能真正融入当地产业链,也不能建立可持续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只是将原有国内的产能转移到了海外,本质上没有做大蛋糕,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重复投资成本,也造成了国内就业岗位的流失。而且对当地市场政策的高度依附,也会让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企业也变得非常脆弱。

而这轮关税战已经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美贸易在未来很长一段事件都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讨论如何躲避关税没有意义。中国出海的鸡蛋应该放在更多的篮子里,而这也是我国一带一路的真正意义。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出海企业,当前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不再做简单的生产、销售环节转移,而是要实现研发与销售全链条的本土化深耕。要有耐心地培育当地市场,而不再是抱着赚快钱的投机性心态。

中国近些年贸易顺差的增长,印证了中国除了美国市场之外,还有巨大的外贸市场处于增长状态,那些真实的市场需求在那摆着。而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本质问题,不是市场的开放度或关税支持力度,说到底,还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危机这种东西,长期看来都是转机,看似我们迎合了这次“战争”,但本质上是国际政治经济变革中的被迫选择,我们大可不必焦虑,焦虑也没用,这场贸易战打多久不由我们决定,套用毛教员的话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出海企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了。

相关文章

2025-2026年爆火的11大宠物用品,你知道几个?

宠物在现代生活中地位日益提升,带动了宠物用品市场的蓬勃发展。2025-2026年,以下11大热门宠物用品备受关注:1. GPS狗围栏,利用卫星技术替代传统电围栏;2. 舔垫,帮助宠物缓解焦虑和改善消化;3. AirTag项圈,便于追踪走失宠物;4. 狗汽车床,为出行提供安全舒适空间;5. 胶原蛋白棒,促进狗狗关节健康;6. 慢食碗,减缓宠物进食速度;7. 冻干狗零食,健康美味且保质期长;8. 宠物空气净化器,消除宠物相关异味与过敏原;9. 泌尿护理猫粮,预防猫咪泌尿系统疾病;10. 豆腐猫砂,天然环保且易于处理;11. 狗狗益生菌,支持消化系统健康。这些产品体现了市场对宠物舒适体验及营养健康的双重关注,为电商从业者和商家提供了巨大商机。
出海网
2025-05-09 16:23:27
2025-2026年爆火的11大宠物用品,你知道几个?

俄罗斯5月购物趋势大揭秘!中国卖家速看!

5 月是俄罗斯消费的黄金时期,Wildberries 平台数据及调研揭示了俄罗斯买家在本月的购物新动向,中国卖家可据此调整选品与运营策略,抓住商机。 从热搜关键词来看,5 月第 1 周,角蛋白保湿护发素、iPhone Lightning 充电线、氧系去渍漂白剂等位列热搜榜。其中,女性买家对护发素 / 发膜搜索超 1.6 万次,氧系漂白剂搜索 1.2 万次;男性买家对手机充电线搜索达 1.4 万次,电池、游戏鼠标等也备受关注。此外,文具类商品热度上升,48 页笔记本、可擦墨水中性笔、彩色纸成为热门搜索商品。建议卖家检查商品名称是否匹配这些关键词,并考虑上新相关品类。 五一假期期间,96% 的俄罗斯消费者积极网购,平均消费在 5000 - 15000 卢布,主要用于装修与庭院,45% 的买家支出超出平时。在热销品类方面,2/3 的买家购买园艺 / 庭院相关商品,女性更倾向于购买种子、苗木等,男性则偏好建筑材料、烧烤架等户外用品。随着暑期旺季临近,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卖家可抓住时机补充户外、工具类商品库存。
WILDBERRIES电商平台
2025-05-09 16:11:57
俄罗斯5月购物趋势大揭秘!中国卖家速看!

Temu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运营策略全面转型

美国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的关税豁免政策后,Temu迅速调整运营策略,转向本地配送模式以应对成本压力。平台宣布停止从中国直运商品至美国,未来将专注销售从美国仓库发货的商品,并在网站显著位置标注‘无进口费用’。此外,Temu取消了全托管模式,仅保留半托管模式,并推出Y2模式以缓解卖家海外仓压力,延长备货时间至9个工作日。这一系列举措对跨境卖家造成冲击,许多卖家正寻找替代方案(PlanB),而亚马逊卖家则因承接部分流量而单量上涨。Temu正积极招募美国本土卖家,优化服务质量,同时继续发挥供应链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此次调整展现了Temu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其在跨境电商领域保持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华文跨境
2025-05-09 15:26:50
Temu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运营策略全面转型

出海狂揽2个亿!上海宠物品牌靠‘颜值经济’征服北美铲屎官

近年来,宠物经济蓬勃发展,全球宠物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631.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57%。消费者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追求兼具功能性和情感价值的产品。中国品牌Vetreska(未卡)以“时尚养宠”理念在海外市场崛起,成立两年销售额突破2.1亿人民币,累计融资超亿美元。 Vetreska通过精准定位切入细分市场,结合年轻一代对颜值和性价比的追求,设计了艺术感与实用性兼备的宠物产品。同时,品牌采用本地化营销策略,借助TikTok、YouTube等平台上的宠物KOL推广,成功打破文化壁垒。此外,Vetreska采取“独立站+电商平台”的双轨制渠道布局,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 Vetreska的成功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了重要参考:差异化产品撬动细分市场、深度本地化运营跨越文化隔阂、构建稳固的多渠道销售体系。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是国内企业突破瓶颈、迈向国际的关键路径。
兔克出海
2025-05-09 15:04:20
出海狂揽2个亿!上海宠物品牌靠‘颜值经济’征服北美铲屎官

加征关税适得其反?中国卖家或成最大赢家

美国对华进口关税原本旨在扶持本土企业,但实际情况却适得其反。亚马逊CEO安迪・贾西指出,这些关税反而巩固了中国卖家在电商平台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工厂直供模式的成本优势,即使加上关税,中国卖家仍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相比之下,美国零售商因需从中间商采购商品而承担更高的成本与关税,进一步削弱了竞争力。 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头部卖家中的占比已超50%,首次超过美国卖家。这一趋势早在2015年就被预测到:中国工厂将通过亚马逊等平台打造自有品牌并直接面向全球销售。如今,中国卖家不仅在亚马逊占据主导,在沃尔玛等其他电商平台的入驻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贾西表示,消费者在不确定时期更倾向于选择信任的供应商,这为亚马逊带来了机遇。然而,关税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强化了中国工厂直接面向美国家庭的销售渠道。这种矛盾现象揭示了当前贸易政策的根本性误判:旨在削弱中国影响力的政策,可能反而加速了‘中国制造’向‘中国产销’的转变,使中国在全球商业领域的影响力更加根深蒂固。
出海网
2025-05-09 14:11:04
加征关税适得其反?中国卖家或成最大赢家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