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能出海吗?

未来,还能出海吗?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4-09 16:24:29
近日,美国颁布“对等关税”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此举引发全球经济震荡,股市暴跌,大宗商品遭遇抛售。高盛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45%。特朗普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但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全球市场渗透率及多元化市场布局,具备应对底气。中国企业应调整出海策略,实现本土化深耕,培育新市场,以应对长期不稳定的中美贸易关系。

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前几天美国颁布“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以及中国提出的对等反制措施。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看似是中美两大国的贸易战,但本质上是全球贸易大变局中的必经之路。起码从影响范围来看,我们都被迫成为了局中人,为此分担代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先简单回顾下事件:

4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亮相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生效。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且强硬: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六家美国企业的产品对华输出资质,还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措施。

一来一回,全球经济开始遭遇近年来少有的重大利空:股市暴跌,大宗商品遭遇恐慌性抛售。高盛本周甚至将美国GDP增速预测从之前的1.7%下调至0.5%,同时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45%,称美国正在进入“衰退倒计时”。

主动挑起“关税战”,是特朗普不惜让美国经济衰退为代价的一步险棋,直接结果是中美自建交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场关税战,它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对于国内刚刚兴起的“中国企业出海潮”,这一事件绝对称不上利好,但也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糟。那么,正在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出海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并做出哪些准备?

01.“对等关税”,只是特朗普的政治手段

中国对待国际事务,一般是不主动招惹,但遇事会冷静应对。这场关税战,中国肯定不愿意打,但对于有预谋的针对,躲不掉,那就打。

这一看似突发的事件,实则是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中的必然。特朗普政府不是临时起意,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是临时拟定。在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中,双方对彼此手上的牌都很清楚。

特朗普为什么要推出“对等关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随着近些年中国的崛起,美国近年历任政府都在思考如何遏制和打压中国,从卡脖子,到贸易战,美国长期的霸权思想,导致其无法接受国际上有第二股势力跟它平起平坐。

遏制就是唯一手段。

其次,美国近些年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矛盾叠加,导致其再无力支撑全球秩序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定位。插手国际事务,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自上世纪以来主动选择的国际生态位。说白了,就是通过给全世界“发红包”,再长期回收整体收益。

但新的局势是,美国近些年的增长乏力,加上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增大,美国再无力支撑全球秩序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定位。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决定美国停止红包发放,从放眼全球转为独善其身,与其他地区脱钩搞区域内循环,这是特朗普“MAGA”的关键举措之一。

针对以上两点,“对等关税”就是特朗普手里重要的一张牌。那么“对等关税”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一个公式:调整关税税率等于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除以美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美方设置为4)、关税转嫁至进口价格的比例(美方设置为0.25)、美国从贸易伙伴进口额这三者的乘积。

由于前两者相乘等于1,调整关税税率实际上等于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除以从贸易伙伴的进口额。这个税率除以2就是“对等税率”。

可以这样理解:美国认为与贸易伙伴之间有逆差就是吃亏,用逆差额除以贸易伙伴对美的进口额,这个比例姑且叫“吃亏比”。“对等关税”就是对“吃亏比”打上差不多是对半的折扣,加征给贸易伙伴。

例如,按照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美国从日本进口了1482亿美元商品,美国的贸易逆差为685亿美元,685÷1482=46%。46%就被认定为日本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率。于是对日本加征24%的对等关税。

再如中国,美方数据是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4389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为2954亿美元,2954÷4389=67%,所以对中国加征34%。

可见,“对等关税”并不完全是关税,它的政治意图大于经济意图。各国贸易伙伴如何承认了“对等关税”,就需要接受美国的高姿态,如果不承认“对等关税”,美国就会将其作为双边谈判的筹码。总之,这仍是美国为保证自身利益,一以贯之的霸道行径。

由于太过于无理,中国给予了反制措施,在两国现有经济体量之下,我们自然无法做出较大的让步。

02.危机关头,中国企业的三大应对底气

但必须承认,这场风波对中国的影响会很久,也很严重。

在所有对美贸易顺差的重点国家中,除了中国被征收34%的“对等关税”外,美国还向越南征收46%,向泰国征收36%,向印尼征收32%,向柬埔寨征收49%……

东南亚国家普遍被征收了40%以上,说明美国不仅要向中国加税,还要阻止中国企业通过向东南亚转移产能、规避美国关税的做法。

这些国家大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可以推断,短期内中国对美出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会在这轮中美关税战中承担更大的压力,成为重灾区。

但长期来看,我们也不缺少应对的底气:

首先,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商品存在真实需求,中国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短期内很难被替换,另外“对等关税”是普遍加征,美国进口商要从别的地方进口,关税也很高,美国并没有太多替代方案;

其次,中国产业链,已具备全球市场的高渗透率。因此即便美国可以更多从墨西哥、越南等地进口,它们的产品也离不开来大量自中国的核心零部件、设备、技术,或者就是中资企业在当地投资生产。

最后,尽管美国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出口市场,但随着近些年我们对欧盟国家、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等市场的培育,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也在逐渐下降,我们有机会将对外贸易的注意力,放在除美国外的其他地方,慢慢形成新市场、新体系。

中美这次关税战,像是两个大国的一场“懦夫博弈”,谁也打不死谁,但主动退让的一方势必将承受重大损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更有勇气的一方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我们不退让的底气,来自中国自己的产业能力。换句话说,相信中国制造优势,相信中国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几年前就经历过对美贸易战的中国,无论是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健全度,还是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都已大幅度提升。而美国面对反制时的恐慌和特朗普的无所顾忌,其实也印证了美国的衰退。

所以这几年有个明显趋势是,传统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停滞”了,经济停滞了,思想停滞了,更关键的是,绝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不再尝试去解决问题,老态龙钟又难以维持现状。

反观中国的发展像是处在三十多岁的年龄,依旧朝气蓬勃,依旧处于上升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就是,不怕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国与国之前的关系很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必要跟一个老年人较劲,他欺负你用相同措施反制就好。明面上的斗争并不会影响你个人事务的难易程度,你的课题还得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只不过你比别人都年轻,能吃得起亏。

03.“关税战”下,企业出海进入新阶段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之后,很多人会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苛刻的关税政策会让中国企业这轮出海潮就此断绝。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不会断绝,恰恰相反,新一轮的出海潮正在形成。只不过,这一次的出海潮中,那些粗放式、投机性企业会被淘汰,而那些能够开发新市场、新需求,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多元化的企业能够跑出来。

任何趋势面前,总少不了投机者。从2018年开始,虽然中国出海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投机性出海企业也逐渐增多。这类企业不遵循长期主义,往往只是看重当地市场机遇、短期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些只是因为贸易政策存在套利空间。

而这种投机性出海,既不能真正融入当地产业链,也不能建立可持续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只是将原有国内的产能转移到了海外,本质上没有做大蛋糕,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重复投资成本,也造成了国内就业岗位的流失。而且对当地市场政策的高度依附,也会让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企业也变得非常脆弱。

而这轮关税战已经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美贸易在未来很长一段事件都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讨论如何躲避关税没有意义。中国出海的鸡蛋应该放在更多的篮子里,而这也是我国一带一路的真正意义。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出海企业,当前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不再做简单的生产、销售环节转移,而是要实现研发与销售全链条的本土化深耕。要有耐心地培育当地市场,而不再是抱着赚快钱的投机性心态。

中国近些年贸易顺差的增长,印证了中国除了美国市场之外,还有巨大的外贸市场处于增长状态,那些真实的市场需求在那摆着。而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本质问题,不是市场的开放度或关税支持力度,说到底,还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危机这种东西,长期看来都是转机,看似我们迎合了这次“战争”,但本质上是国际政治经济变革中的被迫选择,我们大可不必焦虑,焦虑也没用,这场贸易战打多久不由我们决定,套用毛教员的话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出海企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了。

相关文章

突发!又一家物流巨头因关税暂停美国货物运输

受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影响,DHL Express宣布自4月21日起暂停承运申报价值超800美元(603英镑)的B2C货物至美国,且所有高价货件清关或面临多日延误。此前,香港邮政已暂停美国海运及空邮包裹服务。新政要求5月2日起,中国发往美国的低值包裹税率从90%飙升至120%,最终或达200美元/件,预计冲击全球航空货运收入30亿美元。为应对成本压力,SHEIN和Temu双双宣布4月25日起涨价,引发美国消费者抢购囤货。
小海说
2025-04-22 18:04:10
突发!又一家物流巨头因关税暂停美国货物运输

摄影圈苦“德日垄断”久矣?不慌,中国品牌出手了!年销超3万支

在摄影圈,高端镜头价格昂贵,但中国品牌Viltrox(唯卓仕)正悄然改写这一局面。成立于2017年的Viltrox,凭借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迅速打入全球100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占比高达70%。其首款无反镜头AF85mmF1.8XF在东南亚市场大获成功,2023年推出的AF16mmF1.8全画幅镜头更被权威期刊评价为“图像质量令人惊叹”。Viltrox通过多平台营销,如TikTok、YouTube和Instagram,打破“中国制造”偏见,逐步建立品牌口碑。未来,随着AI和计算摄影的发展,Viltrox有望引领影像器材行业的变革,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免克出海
2025-04-22 17:51:32
摄影圈苦“德日垄断”久矣?不慌,中国品牌出手了!年销超3万支

你知道最近 TikTok 上有什么热点话题吗?

当同行还在卷玩法、拼画质时,一批破局者早已撕掉游戏”标签,融入全球各地人的生活——有人让玩家边打BOSS边组CP,社交裂变席卷东南亚;有人在开放世界植入直播带货,游戏时长直接翻三倍;更有厂商把编辑器交给用户,硬是让玩家用MOD造出了平行宇宙。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野路子”,正在成为2025出海市场最凶猛的增量引擎。爆款背后其实藏着一些共性法则:当游戏突破规则框架,模糊的边界感恰好激活了当代人“既要爽感又要人设”的双重诉求。玩家在虚实交错的体验中自发创造内容,从参与者变身传播者,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指数级裂变。
TikTok for Business出海营销
2025-04-22 15:12:31
你知道最近 TikTok 上有什么热点话题吗?

2025.04.22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办公室椅垫

2025年4月22日亚马逊选品推荐:办公室椅垫,适合北美站销售。产品国内采购价27.55元,亚马逊售价49.99美金,重量约680G,FBM运费90人民币左右,净利润约192元,FBA净利润192-300元。该产品自2016年上架以来,已持续销售3294天,30天销售量达22821单,在背垫和座垫类目中排名第二,汽车类目中排名第32。产品来源为海关出口数据,建议注意品牌专利风险,国内1688可定制logo,多变体自建。推荐指数四颗星,流量词来源于卖家精灵,评分4.31万/5.50,转化率24.3%。销售预测显示2024年9月销量将达到峰值36,230件,2025年销量趋于稳定,月均约20,000-25,000件。注意季节性波动和价格策略,商标查询显示各国均有商标,PPC竞价较高,搜索量居高不下。
跨境电商超仔
2025-04-22 14:48:51
2025.04.22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办公室椅垫

对等关税后,中东成跨境电商“新福地”?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并取消了针对800美元以下包裹的T86政策,这彻底扰乱了中国跨境电商正常的发展节奏。大批跨境商家被迫探索美国之外的第二市场,中东再次迎来更多关注。中东电商的高速增长,将吸引不少跨境商家的注意力。中东对中国商品有着底层刚需,与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互补,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了底层需求。中东电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2%,预计未来5年有望保持11.6%年复合增长率。中东的电商平台、物流和支付都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行业进入了低门槛、高增长时代,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多的跨境商家。
钛媒体出海参考
2025-04-22 14:43:13
对等关税后,中东成跨境电商“新福地”?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