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 日起,美国终止对中国价值不超 800 美元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自 2016 年免税门槛提至 800 美元后,中国发往美国的小包裹数量从 2015 年的 1.3 亿件暴增到 2024 年的 13 亿件 。新政实施后,邮政小包需缴纳商品价格 120% 的税或每件 100 美元,非邮政渠道按高关税缴纳,如原价 50 美元的玩具,现税费达 60 美元。
卖家们积极应对,有的更换通关方式,标准通关文件繁琐,简易通关需多交 20 元处理费且清关时间延长;Temu、SHEIN 等平台及亚马逊近千款商品涨价,平均涨幅 30% ;部分卖家转战海外仓,但需提前垫资囤货。受影响的小卖家面临物流成本上升、资金压力大等困境,不少人观望或停发美国包裹。这场政策变动促使跨境电商行业变革,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最近跨境电商圈炸开了锅!那个让中国小商品"免税闯美国"的800美元免关税政策,说没就没了!这个政策到底多重要?打个比方,就像给中国卖家开了条VIP通道,现在突然要收过路费了!
一、曾经的"通关神卡"有多神?
2016年美国把免税门槛从200美元提到800美元后,咱们9成小商品都进了保护罩:手机壳、充电线、T恤鞋子...只要不超过800美元(约5800元人民币),通通免税进美国!
这直接让中国小包裹像坐火箭:2015年才1.3亿件,2024年暴增到13亿件!像Temu、SHEIN这些平台,能卖9.9美元包邮的连衣裙,全靠这个政策撑腰。新政5月2日生效后:
✔️ 所有中国发往美国的邮政小包,要么交商品价格120%的税,要么每件交100美元(约720元)
✔️ 非邮政渠道(比如快递公司)更惨,直接按最新高关税交
举个栗子:原来卖50美元的玩具,现在光税就要交60美元,价格直接涨了1/3!
三、卖家们的求生现场
招数1:换通关姿势
招数2:集体涨价
Temu、SHEIN已经悄悄调价,亚马逊上近千款商品平均涨价30%。有卖家苦笑:"现在定价像走钢丝,涨多了没人买,不涨就亏本"
招数3:转战海外仓
聪明人开始玩"提前囤货":把货成批运到美国仓库,有人下单就从当地发货。好处是物流变顺丰,坏处是要先垫几十万囤货——卖不出去就全砸手里了!
④ 小卖家的真实困境
做惯"无库存模式"的商家集体懵圈:
✔️ 发空运?查验变严+运费涨价,4月底物流费已涨两成
✔️ 转海运?至少要提前2个月备货,资金压力山大
有卖家直言:"五一假期前大家都在观望,很多直接停发美国包裹了"
⑤ 未来还能怎么玩?
说在最后:
这场"免税终结战"就像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要么有钱囤货,要么会玩新模式。但对中国制造未必是坏事——逼着大家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说不定能走出更多国际品牌呢!
【版权提示】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出海网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jechynwu@chwang.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