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工厂视角芝华仕(敏华控股)对加征关税的看法,芝华仕美国总裁向全行业发出警示:
芝华仕出口美国的主力工厂在越南,面对美国可能对进口越南家具加征高达46%关税的风险,美国和加拿大的大买家都在观望7月9日前的最终定论,目前新订单从高点展前后就不会再下。芝华仕美国总裁近日直言,美国本土零售商以“暂停下单”或“削减采购”应对关税风险无异于自断生路。
供应链转移的幻想已被戳破——所谓“免关税国家”普遍存在产能不足、交付周期长、生产转换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承接紧急需求。
基于全球运输与成本变动的数据模型推演,芝华仕揭示了一个残酷预测:若46%关税最终落地,家具传统零售终端的销量可能断崖式下降约40%。
这一数字背后是家具行业的价格敏感特性,零售价每上涨10美元,都可能推开一批消费者。
芝华仕提出一项反直觉策略:将未来销售预期主动下调30%,但保持稳定下单与供货节奏。这一策略试图在政策不确定性的迷雾中开辟一条安全通道。
若46%关税全面实施,企业虽面临短期库存压力,但可通过促销手段在6-8周内消化;若关税降至20%-25%,现有库存则转化为市场突击的弹药。
策略核心直指供应链的“节奏感”——不在政策波动中交出掌控权。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家居行业首当其冲,2024年刚迎来的“出海元年”遭遇急冻。
头部企业之前早已感知寒意:芝华仕前十客户全在美国,2019年25%关税曾让芝华仕美国出口部分停摆,被迫转型内销市场;顾家则因关税压缩利润,被迫放弃中低端沙发订单。
芝华仕的30%销售下调预判引发行业分歧。有分析师质疑该数字的保守性:若销量真降40%,仅下调30%预期是否仍过于乐观?尤其对中小企业,库存压力或成致命负担。
另一争议点在于:品牌溢价能否成为关税解药? 户外家具品牌Outer以年涨价10%应对关税,未触及其客群价格敏感线。Ashely零售端平均提价12%,但芝华仕主打的功能沙发能否复制此路,尚无定论。
更深层的矛盾指向供应链布局,当墨西哥、越南等国同样被列入美国高关税名单,跨国产能转移已成一场高风险赌局。
市场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大宗商品的观望情绪弥漫,家具行业作为耐用消费品,同样深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困局。
成本与市场的博弈天平从未如此脆弱。芝华仕呼吁的“理性”本质是行业自救的生存法则——不停产、不弃单、不恐慌。当46%的关税大刀悬而未落,真正需要下调的或许不仅是销售预期,更是对政策清晰度的最后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