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7 月发布的《东南亚零食电商行业市场洞察报告》深入剖析了该地区零食市场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与独特的消费特征。东南亚凭借庞大且年轻的人口基数,消费能力持续提升,2019-2024 年零食销售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1%,健康化、本土化成为驱动市场的核心趋势,消费者对低糖、低脂、高纤维等健康零食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对契合本地口味的产品青睐有加。
报告将东南亚线上零食市场划分为四大类:坚果 & 果干、肉干,巧克力、糖果,果蔬脆片、薯片,饼干、薄脆饼。其中,坚果 & 果干、肉干类占比约 36%,是规模最大的品类,这与当地气候条件下风干类零食易储存的特点密切相关,细分类目中蔬果干最畅销,越南凭借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主要销售国,占比超 45%,菲律宾则在坚果销售中表现突出,占比超 30%,且受益于 RCEP 关税减免,中国坚果出口成本大幅降低。巧克力、糖果类中,国际品牌更受青睐,瑞士的 Toblerone 以 5.8% 的市场份额领先,马来西亚是糖果和甜食的主要消费国,占比超 25%,该类目品牌集中度低,给跨境品牌提供了较多机遇。
果蔬脆片、薯片类中,传统薯片占比 60.7%,美国品牌乐事以 7.9% 的市场份额占据优势,其根据东南亚口味推出的泰式酸辣、冬阴功等本地化产品广受欢迎,印尼是薯片消费大国,占比近 45%,年轻人口成为消费主力。饼干、薄脆饼类中,中国品牌 Franzzi(法丽兹)表现亮眼,以创意口味和年轻化形象占据榜首,越南在饼干和甜饼销售中占比超 20%,节庆礼赠文化推动了礼盒装产品的热销。
从市场格局来看,东南亚零食市场品牌集中度普遍较低,前五品牌市场份额多在 10% 以下,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并存,为新入局者提供了机遇。销售渠道上,线上集合店形式受欢迎,越南的 Shop Me Mai Tay Bac、菲律宾的 Choco_Daps1 等店铺凭借多品类优势占据前列。价格方面,2-10 美元是主流区间,不同国家略有差异,印尼、泰国等市场价格相对偏低,新加坡则展现出较强的高端消费能力。中国品牌如甘源、卫龙等通过本土化改良,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进一步印证了东南亚零食市场的潜力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