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亚马逊平台上开展销售业务的卖家会发现,市场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亚马逊规则的调整、竞争的加剧以及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波动等因素,时刻影响着卖家的经营模式,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卖家还是大型企业品牌,都难以置身事外。为助力卖家在亚马逊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将分享 15 个切实可行的策略,这些策略均基于当下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制定,希望能为卖家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指导。
1.运用高意向关键词优化产品列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亚马逊市场中,寻找产品的关键差异化因素至关重要。卖家需深入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评论和客户提问,挖掘客户痛点。例如,若竞争对手产品存在某些不足,而你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便是独特卖点。在撰写产品文案、制作产品图片和视频等营销素材时,突出这一卖点,并融入高意向关键词,即潜在买家可能在亚马逊搜索栏输入的词汇,这是亚马逊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基础。
2. 借助高质量图片和 A + 内容提高点击率:面对琳琅满目的搜索结果,亚马逊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会依据产品视觉效果做出购买决策。因此,卖家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高分辨率图片、生活场景展示图和信息图表等,传递更多产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进而提高转化率。
已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计划的卖家,还可使用亚马逊 A + 内容。A + 内容包含其他普通产品列表无法呈现的视觉元素,能让产品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
3. 采用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在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定价是影响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定价不仅有助于赢得 “购买按钮”(现称 “特色推荐”),还与转化率和客户信任度密切相关。
4. 利用亚马逊优惠券和秒杀活动:优惠和折扣一直是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在亚马逊平台也不例外。亚马逊的优惠券和秒杀活动,短则几分钟,长则持续数周,限时优惠能营造紧迫感,刺激消费者购买,加快销售速度。
同时,亚马逊的算法会将这些促销活动纳入考量,因为它们能吸引更多顾客,提升产品搜索排名。良好的搜索表现又会带来更多流量和转化,形成良性循环。卖家可参考过往销售数据和销售周期,选择在销售高峰期(如 Prime Day 和黑色星期五)开展促销活动,以获取更好的销售成绩。
5. 高效管理亚马逊库存:库存管理对卖家的重要性常被低估。库存表现不佳可能导致亚马逊降低卖家的存储限制,直接影响发货量;更严重的是,缺货会损害产品的自然排名,且补货后排名也难以自动恢复。此外,库存过多会产生高额存储费用,库存不足则会错失销售良机。
6. 优化 “购买按钮” 以提高转化率:“购买按钮”(特色推荐)在亚马逊购物流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消费者会直接通过特色推荐购买商品,约 80% - 90% 的亚马逊交易都是通过该渠道完成的。因此,成为特色推荐商品是促进销售、提高转化率的关键策略。
7. 投资亚马逊 PPC 广告促进销售:亚马逊 PPC(按点击付费)广告是提高产品曝光度的重要途径,尤其适合品牌知名度较低的卖家,能帮助其产品在同类竞品中崭露头角。
8. 运用零售媒体和亚马逊 DSP 进行高级广告投放:对于企业品牌而言,除了常规的 PPC 广告,还可借助更复杂但更具优势的广告方式。亚马逊 DSP(需求方平台)是一个强大的程序化广告平台,具备再营销、受众细分和跨渠道广告(在亚马逊生态系统之外投放广告)等高级功能。
9. 通过外部流量拓展业务:建立忠实的品牌受众群体是在亚马逊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卖家可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外部流量,这不仅能直接促进销售,还能提升产品在亚马逊平台的排名,因为亚马逊倾向于展示畅销产品。
具体而言,卖家可在社交媒体(如 Instagram、TikTok 和 Facebook)上发布创意内容(如幕后花絮视频和用户生成内容),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用户点击链接进入亚马逊购买产品;在亚马逊卖家中心开展客户互动活动,向特定受众(如老客户、高消费客户、新客户和品牌粉丝)发送电子邮件营销活动;此外,利用谷歌广告、Facebook 广告、网红营销或传统的电子邮件营销等数字营销策略,也能为产品详情页带来额外流量。若想分析买家来源,亚马逊归因工具可用于衡量外部流量对销售的影响。
10. 提升客户满意度并获取更多评论:客户评论对产品搜索排名、转化率和客户信任度有着重要影响,好评能有效促进销售。即使是中等水平的评论分数,也可能对销售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卖家应积极获取更多满意客户的评论。
11. 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计划获取高级功能: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计划,不仅能降低品牌遭受假冒产品侵害的风险,还可获得一系列专属工具,如 A + 内容、品牌分析和品牌推广广告等。但加入该计划的前提是拥有合法注册的商标,尽管申请商标可能耗费一定的成本和时间,但这是保护品牌权益、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注册品牌后,卖家还可享受诸多好处:利用 A + 内容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描述;创建专属的亚马逊店铺页面,提升品牌可信度和客户忠诚度;使用高级广告工具,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分析仪表板,深入了解客户购物行为、搜索习惯、人口统计信息等。
12. 监测竞争对手策略和市场趋势:为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卖家和品牌需持续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促销、营销和排名等动态。一旦竞争对手调整策略,卖家应及时做出反应,以保持竞争优势或跟上市场节奏。
13. 利用批量数据和自动化简化亚马逊运营:对于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品牌,往往需要管理数百甚至数千个 SKU(库存保有单位),业务运营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批量数据处理能力对于高效决策至关重要,手动跟踪价格变化和 “购买按钮” 赢得率等工作几乎无法实现,因此自动化管理不可或缺。
14. 运用数据分析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在亚马逊平台拓展业务时,基于数据做出决策能让卖家更轻松地实现业务增长。通过跟踪转化率、广告支出和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卖家可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商业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快速且可持续的发展。
15. 利用市场份额数据推动业务发展:企业品牌可通过监测市场份额趋势,以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品类增长。品牌渗透率、货架占有率和品类发展趋势等指标,能帮助品牌在竞争中提前调整策略,避免被竞争对手超越。
以上 15 个策略均是经实践验证的亚马逊销售增长方法,但大多数策略的实施都离不开数据驱动的洞察。从竞争对手定价研究到产品列表优化,再到 PPC 和 DSP 广告活动,卖家需要借助专业的亚马逊卖家软件获取市场情报数据,并将这些洞察转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