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东方,“光”照全球。
在全球经济重构的大时代底下,中国制造借力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中国企业出海潮席卷东南亚、中东、拉美、中亚等海外市场,全球化布局开启新篇章。
这些中国企业,我们称之为“追光者”。
5年前,中国电动出行品牌在海外市场“杳无音讯”;5年后,中国电动出行品牌在海外、尤其欧美市场占据鳌头,掌握核心竞争力。大厂出身、重视研发技术的微出行领域短途代步品牌Maxfind创始人 刘海兵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追光者”之一。
一起来看看他的出海经历,是怎么在5年时间里,将电动滑板车这一出行垂直细分领域做到行业top?
下文为出海网CEO 大刘与Maxfind创始人刘海兵的对话实录(经出海网编辑、有删减):
01 每年研发投入增长20%,Maxfind将体验做到极致
大刘: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背景跟核心的优势。
Maxfind刘海兵:大家好,我Maxfind的创始人刘海兵,我们是专注于微出行领域,个人代步工具,产品创新的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从产品的理念到工业设计到生产制造,以及后端的销售,包括整个售后体系的搭建,都由我们自营的团队全链路去开展的。
所以我们的优势是通过对产品从前端到终端销售,能够深入地跟用户做深度交流,获得一些好的反馈,继而迭代我们新一轮的产品。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我们的产品力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提升。
大刘:能否介绍一下Maxfind自主研发的一些情况?
Maxfind刘海兵:其实所有的产品我们都非常注重工业设计,也凭此我们在2023年拿到了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这背后是我们在很多领域上做了很多的自主创新。
举个例子,在四轮滑板减震的体验上,我们使用了自主研发的一套全新的材料,工业设计的一个减震的版面,我们内部称为PPS原料,加入了一些特殊的配方,那么制作而成的版面使用体验非常好,减震效率非常高,并且生命周期很长,生产效率非常高。
同时我们在轮胎的减震上,也自主研发了一些发明专利,所有的创新都是希望产品带给客户之后,他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非常舒适的体验,并将产品融入到他的生活中,所以我们这个团队的使命叫做让微出行变便捷有趣。
大刘:Maxfind现在目前有几大品类?
Maxfind刘海兵:我们核心的品类一共有三部分,第一个是最早、产品线最丰富的电动式轮滑滑板,在这个细分领域上,我们的品牌名列前茅。
第二部分是我们在2021年增加的电动两轮滑板车。这个品类我们目前推出了一个高性能的系列,这个系列是针对欧美的大体重用户,用来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我们在这上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比如电机的功率从传统的300瓦到1500瓦;减震效率上我们做了一个重新设计的轮胎;工业设计上,我们整辆车的人体工程学,会让用户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非常舒适。
第三个品类,目前我们已经在研发百个系列,可能在未来的不久也会推出市场。目前我们是这三个品类。
大刘:Maxfind这三大品类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Maxfind刘海兵:Maxfind是一家非常注重工业设计的企业,每一款产品我们会从方方面面,比如说材料、使用体验、工业设计上花大量的时间,同时我们也链接了非常多的一些优秀的工业设计师,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上有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第二部分Maxfind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在所有的出行产品里面,包括减震的体验、安全性的体验、轻便的体验、动力的体验,我们会做大量的研发和创新。
大刘:Maxfind在研发投入,占整个营收里面占比会有多大?
Maxfind刘海兵:以过去两年来看,我们在研发投入可能占到营收的比例大概是在15个点左右。而且我们每一年的研发投入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
02 中国电动出行品牌在海外掌握核心竞争力
大刘:介绍一下目前在电动出行领域,中国品牌在海外的一些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
Maxfind刘海兵:以电动4轮滑板为例,5年前它的核心品牌是欧美,包括澳洲当地的一些本土品牌。
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来复盘去看,欧美的品牌几乎已经消失了,那么目前其实核心的竞争依然是中国的品牌。
大刘:在电动出行领域里面,中国品牌已经慢慢占据了主导优势。Maxfind在海外未来的发展情况或者未来布局大概有什么样的愿景?
Maxfind刘海兵: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包含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研发上,我们依然需要在研发做更大的投入,不断的去提升产品力,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产品。
第二个是市场端,需要更加靠近消费者,离用户更近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跟他们去做交流,拿到他们的一些需求。把拿到的这些需求,不断的结合到研发的方向上,不断的去做迭代。
第三个是在全球市场里去开发一些新的合作伙伴,比如对于很多核心的国家,我们能不能找到当地的一些二级代理,包括一些有能力渗透进入到本土的商超、线下实体店,本国一些比较特殊的电商渠道。所以我们第三个方向是要去链接这么一些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未来 Maxfind,它不仅仅是一个线上的品牌,他也会去线下的渠道,线上线下一起去推广。
对于我们自身的团队来讲,我们下一步更期望在核心市场里面,能够在当地建设一个团队,这些团队能够帮我们链接很多的资源,去做一些本地化的推广,把本地化的服务做得更好。
大刘:回顾2023年,Maxfind在出海经历里碰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Maxfind刘海兵:我觉得2023年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品类、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到充分竞争,出现非常大的价格内卷的现象。
面临这个现象,我们团队的思考是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更需要投入到研发中,通过一些创新把产品力做提升,用产品的差异化去面对价格竞争的压力。
大刘:从中国品牌出海来看,你觉得在海外要获得成功,本地化可能是一个很核心的要素。总结一下中国品牌出海在海外想要获得成功,一定要有哪些因素?
Maxfind刘海兵:有几个我认为很重要:第一品牌自身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背后的理念;第二部分是品牌的产品力,不管去到哪里它都要有一个非常高的产品力;第三是根据消费者或平台的变化,跟其同频,比如制作大量的内容去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平台进行推广;第四是去链接各个国家的一些合作商一起合作,把本地化的服务推广,包括一些资源合作链接起来,真正为当地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03 Maxfind如何在海外讲好中国智造的故事?
大刘:我们刚才一直在讲到品牌出海这块,比如品牌创新、打造差异化,Maxfind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智造的故事?
Maxfind刘海兵: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产品力,我们需要在产品研发方向上投入更大的资源,让这些产品推出市场之后具备非常高的产品力,并且需要不断的去做一些迭代跟创新,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个是品牌营销能力,因为当下的市场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更快的短视频内容推广营销,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各个地方链接了当地垂直领域的KOL,包括一些测评的机构,挖掘很多的核心用户,不断的围绕产品的使用场景,用户故事等方面去展开创造更多的内容,并且通过这些内容传播到更多的SNS平台等需要的渠道上。
第三个我认为是品牌的线下整合能力,我们需要去链接全球各地更多的一些国家代理或者是分销商,通过他们的合作,把品牌、产品渗透到更多的线上,包括线下商超、实体店等销售渠道里。
大刘:当下中国企业爆满出海,你对这些有意向出海的中国品牌或者品牌工厂,有什么建议和期望?
Maxfind刘海兵:我就给一个建议,我建议作为品牌出海的创始团队,需要打造一个符合当下的企业文化,比如说作为产品经理或者创始人,我们需要跟用户走得更近,我们需要花时间跟用户去做沟通交流,去倾听他们对我们产品的一些差评建议,包括一些期望。
在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产品研发上,让我们的产品具备非常高的产品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客户真正有需求,使用过程中会越来越喜欢的产品。总结一下,就是我们需要通过营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好的流程,把所有的能力集中在提升我们的产品力上。
未来,我们也期望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智能制造出现在全世界的舞台,加油。
更多品牌故事,点击↑↑↑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