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球电商版图正处于重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和卖家正在积极开拓新兴电商平台,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其中,Target平台在这两年呼声很高,很多亚马逊及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卖家都想要了解,为什么这个坐拥1.5亿高端会员的电商平台,它的卖家数量居然比亚马逊VC用户还要少?入驻门槛竟然如此之高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同为定邀制的Target平台是怎么样?平台优势又是如何?能不能帮助中国品牌撬动北美消费市场呢?
Target平台是由美国塔吉特百货公司创建的,是在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美国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它不管是在线下Target商超,还是线上电商Target Plus,其用户体验和用户信赖都是做得非常好的。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关键数据来解读这个零售巨头的市场实力:
面对沃尔玛在美国市场4400亿美元年销售额的规模壁垒,塔吉特(Target)正以数字化战略重构商业版图。其最新财报显示,Target的全渠道转型成效显著:2023财年数字业务贡献率攀升至18.3%,2024年第三季度线上销售更以10.8%的同比增速打破行业预期。
而且,Target在即日达(Same-Day Delivery)服务增长曲线更是达到了近20%的里程碑,同时在即时配送服务(Drive Up和Shipt)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第二季度,仅即时配送业务就创造了超过2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标志着Target已建立起区别于传统零售巨头的差异化增长路径,为Target Plus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Kantar研究显示,有78%的用户表示在Target的购物体验非常好,是在消费者网购体验整体表现排名中最好,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配送速度、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对中国卖家而言,这些数据背后暗含三重战略机遇:
1、数字化增长动能:13.6%的线上增速不仅是行业基准值的1.8倍,更标志着Target Plus平台正处于流量红利窗口期,这为跨境卖家提供了抢占数字货架的战略时间窗口。
2、百亿级履约体系:单季20亿美元的即时配送规模,实质上构建了Target Plus平台区别于亚马逊FBA的差异化竞争力,这既是消费体验护城河,更是高客单价商品流通的基础设施。
3、全渠道转型纵深:18.3%的数字化渗透率突破传统零售转型临界点,预示Target Plus平台将获得集团级资源倾斜,包括但不限于AI选品系统对接、门店数字化库存联动等战略级赋能。
独特定邀制度:“战略级选商”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Target平台目前对线上平台的卖家都是采取定邀制的,其入驻门槛极高,所以目前线上卖家用户只有1000左右!
图源网络:侵删
相比于亚马逊以GMV为导向的开放生态(第三方卖家占比超60%),Target Plus采取的是"战略级选商"模式,仅与符合品牌标准的合作伙伴合作,每个SKU都需通过Target的12维度质量认证体系,其入驻审核通过率长期低于4%。
这种"准入阈值"设置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信任,还确保在线市场与塔吉特的线下商誉保持一致。
当亚马逊通过Marketplace构建商品“超级大卖场”时,Target Plus则借助1800家实体店的场景优势,打造出“高端买手店”式垂直生态。数据显示,通过Target Plus严苛入驻审核的品牌,其终端溢价能力普遍提升28-45%,且获得Target线下渠道协同曝光的概率达67%,且用户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
在跨境电商平台的战略坐标系中,Target Plus这种“少而精”的运营哲学,构建了独特的“价值型竞争场域”,本质上是在数字零售领域重构“稀缺性价值”。这对具备DTC基因的中国品牌而言,Target Plus实为“品牌势能放大器”。
品牌背书效应:提升全球市场认知
Target借鉴沃尔玛的玩法,利用实体店来推动“线上购物、线下提货”服务,并投资在线杂货领域,通过“六维品牌评估体系”(含供应链透明度、专利技术储备、本土合规认证等指标)形成的准入壁垒,成功塑造了北美中产客群的品质消费心智。
在消费者群体上,Target Plus背靠Target的品牌影响力,其目标用户主要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这一群体消费能力强,且更注重品质而非价格。
在流量来源渠道上,直接访问和网站搜索占比最高,分别为 49.69% 和 42.87%。社交媒体来源占比为 2.19%。其中,Twitter、Pinterest、Reddit 是主要的媒体流量渠道。
在品类选择上,Target的用户群注重产品的设计感、功能性及环保材质等细节有着特定的偏好。
在运营模式上,Target Plus采用轻资本模式,允许塔吉特销售多种品牌产品,而无需承担库存压力。这一模式在处理周转较慢、大件商品及需求波动较大的商品时尤为高效。
图源网络:侵删
目前,其在线商品高达 165000 种,涵盖1500个品牌,包括男女服饰、鞋子、箱包、珠宝首饰、家居饰品、家具、床上用品、美容护肤、运动产品、宠物产品和电子电器等。
截至 2021 年 10 月,target.com 上的访问量达到 2.07 亿次,美国是其主要市场,占所有流量的 96.56%,而且美国 95% 的amazon.com 客户也使用 target.com。
所以,对于中国的卖家来说,Target+无疑是中国品牌出海的隐藏流量池,只是获得这张入场券是太难了!
尽管入驻门槛高
Target+ 仍然值得做的三大理由
塔吉特首席执行官Brian Cornell表示,与Shopify的合作是推动Target Plus加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合作,塔吉特能够快速甄别并吸纳新兴品牌,优化商品入驻流程,从而迅速调整产品组合,迎合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这一策略有助于Target Plus拓展价格层次,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过去一年,Target Plus对塔吉特外部搜索量的贡献已达到10%,显示出其对在线流量的影响力日益增强。Cornell强调,公司正在努力以高效的物流体系拓展市场商品类别,而Shopify的支持使这一进程更加迅速。
图源网络:侵删
综上所述,我们坚信这个平台对中国品牌和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深耕的渠道。理由有三:
一、高净值客群战略
Target顾客群定位于 80%是女性,年龄平均为 40 岁左右,家庭年收入平均为 5.1 万美元,略高于沃尔玛 (Walmart) 的 4 万美元,大大高于凯玛特 (Kmart) 的 2 万美元。这一群体主要以家庭为主,消费能力强,且更注重品质而非价格。
数据显示,平台用户家居品类年度消费达2400(Nielsen 2024),较全美均值高出63%。中国品牌可通过Target Plus特有的“品牌孵化器计划”,直接对接年消费超$15K的Premium会员群体,实现品牌认知度3-6个月内提升28%。
图源网络:侵删
二、竞争小,溢价高
相较于亚马逊4.7%的行业平均净利率(Marketplace Pulse),Target Plus通过"三阶佣金模型"重构商业逻辑:
基础层:5%平台使用费(含基础流量)
价值层:8%-12%动态佣金(基于DSR评分+库存周转效率)
战略层:15%全渠道赋能费(含Shipt配送+实体店展示)
这种"分级赋能"机制使Top卖家平均净利率达22.8%(2024卖家调研),其中家居品类AOV突破$189,较亚马逊同类目溢价41%。
三、全球信任链资产化
入驻Target Plus实质是获取"Target信任凭证"——83%的美国消费者认为平台商品代表品质保障。某中国智能家居品牌借助Target Plus认证体系,其Walmart渠道转化率提升37%,Amazon站内广告CTR增加2.1倍,验证了"信任溢出效应"的商业价值。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跨境家居龙头致欧科技,打造线上一站式家居平台
致欧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家具家居产品的电商公司,公司定位“线上宜家”,主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开展自有品牌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家具系列、家居系列、庭院系列、宠物系列等品类,是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家居品牌商。
公司旗下有SONGMICS、VASAGLE、Feandrea三大自有品牌,通过精品策略+第三方平台的跨境电商模式,依托亚马逊等头部电商渠道,收入规模稳步扩张。
从渠道结构来看,目前公司销售渠道以亚马逊为主,此外公司持续进行渠道拓展,减少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公司积极在北美与Target、Hobby Lobby等KA接洽,逐步向美国线下商超渠道进军,增加公司品牌曝光及消费者认知度。
图源网络:侵删
致欧科技作为中国家居品牌的代表,成功打入Target Plus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产品差异化:一方面通过自研产品+供应商合作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新品;另一方面在销售端及时感知消费者偏好、收集产品反馈等,从而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供应链优化:构建国内外联动的仓储物流体系,物流效率较高。确保准时装运,按时出港,有效提高库存周转,降低了海外备货风险,缩短备货周期。
案例二
国内清洁电器龙头科沃斯,双品牌驱动寻找增量
科沃斯作为国内清洁电器赛道头部,近年在清洁赛道大潮兴起期间强力出击、引领变局,从退低端、去代工,到添可洗地机的横空出世,再到自拖洗机器人N9+强势引领,并力推海外市场拓展。
公司于2018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家用清洁小电器赛道并推出自主品牌“添可”,主打高端智能生活电器,如无绳吸尘器、洗地机、吹风机、料理机等,其中“芙万”系列洗地机于2020年迎来爆发式成长,行业规模达13.5亿元,较2019年增长1382%。
2023 年底添可品牌在美国入驻了线下门店超过 1,800 家的零售渠道-Target ,并且积极开拓中欧、俄罗斯、中东等新市场。添可海外线上业务亦保持高速增长,报告期内添可海外线上销售收入同比+49.4%,
添可基于国内的成功经验,抓住产品创新红利,成功打入Target Plus平台,打开营收天花板。
突破策略:
1、技术创新: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既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又抬高了产品准入门槛;
2、内容营销:坚信本地化运营策略,线上投放软文内容+线下门店产品展示。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消费习惯,灵活调整内容形式,从而在特定的市场建立更强的品牌关联性;
3、品牌定位:产品端走大单品+高端路线,与内容营销相互契合。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必然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北美电商渗透率突破21.4%的产业变局中,Target平台近两年在美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迅猛的,Target Plus构建了"高壁垒价值型战场",其严苛的3.7%入驻通过率,本质是制造数字时代的"稀缺性红利"。
数据显示,成功突围的跨境卖家平均获取成本(CAC)较亚马逊降低58%,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提升2.3倍,验证了"难而正确"的商业逻辑。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Target Plus绝非“不值得做”,而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长远的布局。那些愿意在供应链、品牌建设和本地化上投入更多的企业,才能真正抓住这一平台的红利,实现海外增长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