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在美国关税政策混乱且多变的情况下,许多卖家过往没太关注的“清关”,现在成了一大新问题。
尤其自4月开始,美国对等关税接连从34%、84%到124%,再到本月初,800美金小额豁免政策正式终结,随着这一系列变动,紧跟而来的是许多卖家商品入境美国时,不但清关时效被拉长,且如果被查出低申报,更是可能导致被美国海关追溯,产生巨额罚金!
那么在当前的清关情况下,卖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风险点时一定要避免踩坑的呢?
基于这些问题,日前,专业的清关服务商,千城互联总经理,余小虎(下称千城互联余总)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从美国海关具体的查验变化、申报要求、合规风险问题等各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美国清关接下来的变化
1、都说现在查验变严?具体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千城互联余总:连带责任和追溯程序加强。
首先,在清关变化方面,据清关行分享消息,目前美国海关对于不合规申报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是显著变得更加严格了。
以海运为例,过往一个集装箱里如果有个别货物申报不合规,如敏感货、资质不全的货物,美国海关是仅针对这一部分货物进行处理,其他货物还是可以申请正常放行;
而当下,一旦同一集装箱内被查不合规货物,则会导致整个集装箱的货物都被查扣,波及面变得更广!
同时,对于被查出有低申报行为的BOND(抬头),美国海关不但会对相应的进口商进行标记,还会有追溯程序!
其中,标记即指美国海关对被查出问题的进口商往后的查验率会增加到80~90%。
追溯程序即美国海关会要求卖家提供同一抬头下,过往数年入境货物的详细资料,并且,如果被查到过往也有低申报行为,美国海关会要求卖家一次性补齐相应的税款,产生巨额的罚金!
如4月底时,就曾有卖家自曝因为低申报遭美国海关追溯过往36票货物的关税,仅毛估都得补200万的关税!
图源知无不言
2、小额包裹豁免政策(T86)被取消后的变化
自2025年5月2日起,美国正式取消T86(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清关),所有中国商品需按正式报关流程执行。
千城互联余总:小包清关的减少,相应走海运和快递渠道的就会增加。
T86豁免政策正式终结,也代表着此前依赖“零关税+快速通关”的直邮小包模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T11或T01等清关方式。
在这种变化下,首先,货物清关时会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如进口商资质、详细申报信息(材质、用途、HS编码等),且对卖家、对物流而言还多了一项预缴关税保证金。
其次,无论是海运还是空运,遭遇查验时清关时效都会被大大拉长,因为原有的情况可能是一个集装箱里面800-1000箱货,对应的每一箱货它是一个品类,而现在则可能会成为“包中包”,一箱货物里面可能几十个SKU,甚至上百个SKU。
这种无疑会导致美国海关的查验难度大大提高,自然查验时间会变得更长。
如何应对清关变化?
千城互联余总:当下美国海关的清关形势,其实也是在明白无误的告诉广大跨境卖家,合规会变成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
至于如何合规,或说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节省关税成本。
首先,真实申报货值是其一,正常情况下,只要能按美国海关要求的以销售链接的30%进行申报,提供采购发票、材质证明等文件,都能有效降低查验风险。
其次,在真实申报的前提下,如果想节省关税成本,就要精准匹配HS编码,避免税率误判。
如一个杯子,是陶瓷的还是塑料的,税率就有各有高低,只要能精准匹配到符合产品材质的海关编码,就能有效的合理避税,减少关税成本。
其中如果卖家没有仔细了解自身产品的HS编码,也可以通过美国海关官网查询10位HS编码。
此外,就小额豁免取消后的发货问题,其实早在小额豁免正式取消前,很多卖家就已经开始布局海外仓,并选择大宗清关模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海外仓备货能提前批量将商品运输至美国仓库,同时以B2B大宗清关也能降低单件关税成本。如TEMU近期关闭直发,转而推行本土对本土模式,鼓励仓发,也正式基于这一重考虑。
结语
当前的清关态势无一不凸显“合规”二字的重要性,不过,美国关税新政虽加剧了成本与合规压力,但其实也是变相倒逼行业向精细化、品牌化转型。
所以,在国际贸易形势剧烈变动的当下,卖家不但要思索短期内缓解冲击、合理减少成本的方式,更是要从深耕品牌溢价、开拓新兴市场,在全球化变局中构建可持续的护城河等长期发展方面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