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与此同时,又对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柬埔寨等14国加征关税。
图源:彭博社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
01、延缓可获短暂喘息,改变不了最终税率
原定7月9日到期的90天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卖家可争取更多时间调整供应链或产品价格、以及物流仓储。例如,高客单价品牌产品仍可通过微调价格消化成本,但低价产品需转型高利润品类。
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8月1日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恢复4月公布的“对等关税”税率。特朗普已向日本、韩国等14国发函威胁加征25%-40%关税,并警告若他国报复将追加同等税率。
中国虽未在本次名单中,但4月政策已锁定中国高关税,延期不改变最终税率。
因此,若延缓期限结束,中国商品将面临34%对等关税+原有20%关税,综合税率超54%。与此同时,还有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取消。
图源:白宫
届时,直邮模式终结,低价生存的优势瓦解。推动中国卖家从“成本红海”转向“品牌化+本地化+高附加值” 三维驱动。
早在去年,Temu就开始全面向半托管模式转型,鼓励商家通过海外仓备货实现“本地化销售”;SHEIN则已经在美国搭建起三个大型配送中心,以加速物流配送和服务响应速度;亚马逊低价商城Amazon Haul平台也开始引入在美国仓库中已有库存的品牌商品,包括Adidas、Levi’s和Gap等知名品牌。
正如业内观察:“关税壁垒或许能暂时抑制中国制造的流速,却无法改变其向高价值环节跃迁的势头。
当‘低价包邮’时代落幕,‘品牌出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2、对14国差别加税,日本、韩国首当其冲
今年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的谈判进展艰难。
于是,特朗普决定采用“老办法”加征关税逼迫其他国家推进谈判。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特朗普总统致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函。图源:雅虎
当被问及特朗普为何选择首先打击日本和韩国时,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这是“总统的特权”。
特朗普表示,尽管美国与韩国和日本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美国仍决定继续与两国合作。然而,美国决定以更加平衡、公平的贸易为前提,继续向前推进。
其称道,贸易逆差已对美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必须作出改变。
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韩国和日本产品征收25%的关税,此项关税将独立于各类行业性关税。此外,任何试图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该关税的做法,也将被征以更高的关税。
以越南为例,7月2日,特朗普表示对任何经越南转运的货物征收40%关税。
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日韩两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也将在25%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表示:“美国宣布提高关税,我们深感遗憾。我们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同时积极寻求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实现美日两国的共同利益。”
针对这一延迟,韩国表示将制定规则和条例,以满足美国降低非关税壁垒的要求。
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以下这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图源:雅虎
根据4月公布的关税税率相比,柬埔寨的利率从49%降至36%。老挝的利率从48%降至40%,而缅甸的利率则下降了4个百分点,降至40%。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7月6日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未来几天会向大约100个国家发送关税信函,对于没有及时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特朗普政府将从8月1日起按照4月宣布的政策征收“对等关税”。
面对“施压式的试探”,更应坚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