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8日起,越南财政部宣布全面取消跨境小额包裹进口关税豁免政策,并废止了2010年制定的关于快递进口免税货物的第78号总理决定。此前,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42美元)的跨境包裹可享受免税待遇,而新政实施后,所有进口商品均需按照现行税率申报纳税。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当前每日约有400万至500万件跨境包裹从中国进入越南,占越南跨境电商交易量的62%。其中,受影响品类前三位分别为:电子产品及配件(日均120万单)、服装鞋帽(日均85万单)和家居日用品(日均70万单)。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越南跨境贸易监管进入新阶段。
事实上,越南并非唯一调整跨境贸易政策的国家。此前,欧盟委员会也发出公告,正式取消执行多年的“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原适用于货值≤150欧元的B2C订单),改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计划对每个包裹征收额外手续费。这一调整使每件跨境包裹成本增加20%至30%,同时还要额外对每个进入欧盟的包裹征收1至3欧元的处理费,对9.9欧元包邮商品几乎构成致命打击。欧盟此举主要是因为低价商品大量涌入给海关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五年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实现了超过10倍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示了其蓬勃生机与活力。“小额包裹直邮”成为中国跨境平台和商家最青睐的卖货方式。然而,随着小额包裹数量急剧增加,总价值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国家认为这一政策正在减少本国税收来源,同时造成国内零售制造业价格竞争优势减弱。据世界海关组织预测,全球或有超过35个经济体调整跨境电商税收政策。例如,马来西亚已启动《数字贸易税收框架》修订程序,尼日利亚海关总署也成立专项工作组研究关税政策调整。
目前,越南、美国、欧盟以及东南亚地区等多个国家纷纷收紧或取消了进口小额豁免政策。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增加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使得消费者购物成本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跨境卖家应早做准备,积极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合规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供应链布局,并开拓新兴市场。在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